後漢書

위키百科, 우리 모두의 百科事典.

二十四史
이름 著者 卷數
詐欺 傳한 · 司馬遷 130
漢書 後漢 · 班固 · 배인 100
後漢書 油松 · 범엽 · 配送地 120
三國志 西進 · 진수 · 倍잠 65
陳書 (晉書) · 房玄齡 ·陪行檢 等 130
宋書 · 沈約 100
南齊書 量· 소자현 59
良書 黨· 姚思廉 56
陳書 (陳書) 黨·姚思廉 36
魏書 北齊 · 衛戍 114
北齊書 黨· 李百藥 50
州서 黨· 영호덕분 50
水西 黨· 魏徵 85
남사 黨· 이연수 80
北史 黨·이연수 100
舊唐書 後進 · 유후 200
新唐書 · 歐陽脩 225
舊五代史 송· 설거정 150
新五代史 송·歐陽脩 74
訟事 · 토크土 496
요사 원·토크土 等 116
金絲 원·토크土 等 135
元士 · 송렴 210
名士 · 장정옥 332
新元史 * 中華民國 · 커샤오민 257
淸史稿 * 中華民國· 자오얼쑨 536
v   ?   d   ?   e   ?   h

後漢書 》(後漢書)는 中國 二十四史 中의 하나로 後漢 의 歷史를 南北朝 時代 宋나라 범엽 ( 398年 ~ 445年 )이 整理한 이다.

다루는 時代는 25年 ( 巾舞 元年)부터 220年 ( 建安 25年)까지의 歷史이며 本紀 10卷, 列傳 80卷, 지 30卷으로 이루어져 있다. 事實 中國 正史 24期 中 唯一하게 未完成으로 남아있는 冊인데, 本紀와 列傳은 作成中이었고 票와 지를 만들기도 前에 범엽이 內亂에 連累되어 處刑되었기 때문이다. 그래서 後漢書 지 30卷은 사마표 《屬한서》(續漢書)에 柳韶 가 註釋을 단 것을 덧붙인 것으로, 지 部分은 《속韓紙》(續漢志)라고 따로 부르기도 한다. 現存하는 後漢書는 6世紀에 流蘇가 集大成한 冊이다.

《後漢書》 〈東夷列傳〉(東夷列傳)에는 東이 에 對한 言及이 있으며, 高句麗 , 扶餘 도 동이로 分類되어 있다. 한便 日本 도 같이 동이로 分類되어 本格的으로 言及되면서 中國의 史書에 最初로 登場하였다.

以外에도 史乘 · 設營 · 化敎 · 사침 · 元山송 ·長番(張?)·사마표 總 8名이 個別的으로 《後漢書》를 執筆한 바 있다. 이 中 折半도 完成하지 못한 長番(張?)을 除外한 나머지 7名이 各各 個人的으로 執筆한 《後漢書》들이 있었으나, 五胡十六國 時代를 지나면서 모두 滅失되었다.

構成 [ 編輯 ]

本紀(本紀) [ 編輯 ]

皇帝 [ 編輯 ]

### 題目 皇帝 時期(陰曆) 備考
卷1上 本紀1 上 光武帝(光武帝) 上 光武帝 수 (光武帝 秀) 23年 1月 ~ 29年 12月
( 現韓 輕視 (更始) 元年 ~ 巾舞 (建武) 5年)
卷1下 本紀1 下 光武帝(光武帝) 下 30年 1月 ~ 57年 2月
(巾舞(建武) 6年 ~ 巾舞中院 (建武中元) 2年)
卷2 本紀2 命題(明帝) 驍名第 腸 (孝明帝 莊) 57年 2月 ~ 75年 8月
(巾舞中院(建武中元) 2年 ~ 영평 (永平) 18年)
卷3 本紀3 章帝(章帝) 驍將第 달 (孝章帝 ?) 75年 8月 ~ 88年 2月
(영평(永平) 18年 ~ 長靴 (章和) 2年)
卷4 本紀4 話題(和帝)
喪制(?帝)
孝話題 兆 (孝和帝 肇)
曉霜第 융 (孝?帝 隆)
88年 2月 ~ 106年 8月
(장화(章和) 2年 ~ 延坪 (延平) 元年)
卷5 本紀5 眼眥(安帝) 孝眼眥 號 (孝安帝 祜)
北向後 의 (北鄕侯 懿)
106年 8月 ~ 125年 10月
(延坪(延平) 元年 ~ 鉛鑛 (延光) 4年)
卷6 本紀6 順帝(順帝)
衝梯(沖帝)
姪娣(質帝)
孝順第 報 (孝順帝 保)
效忠第 病 (孝沖帝 炳)
孝姪娣 찬 (孝質帝 纘)
125年 11月 ~ 146年 尹 6月
(年光(延光) 4年 ~ 本初 (本初) 元年)
卷7 本紀7 丸劑(桓帝) 孝환제 지 (孝桓帝 志) 146年 尹 6月 ~ 167年 12月
(本初(本初) 元年 ~ 영강 (永康) 元年)
卷8 本紀8 영제(靈帝) 효령第 굉 (孝靈帝 宏)
홍농會王 便 (弘農懷王 辯)
168年 1月 ~ 189年 9月
( 件녕 (建寧) 元年 ~ 衆評 (中平) 6年)
卷9 本紀9 獻帝(獻帝) 孝헌第 協 (孝獻帝 協) 189年 9月 ~ 220年 10月
(衆評(中平) 6年 ~ 軟鋼 (延康) 元年)

后妃 [ 編輯 ]

### 題目 目錄 備考
卷10上 本紀10 上 皇后奇(皇后紀) 上 光武곽皇后 (光武郭皇后), 광렬淫荒後 (光烈陰皇后), 明德魔皇后 (明德馬皇后), 街貴人(賈貴人), 장덕두皇后 (章德竇皇后), 話題淫荒後(和帝陰皇后), 火戱等皇后 (和熹鄧皇后)
卷10下 本紀10 下 皇后奇(皇后紀) 下 안蛇염皇后 (安思閻皇后), 順列量皇后 (順烈梁皇后), 虞美人(虞美人), 眞否認(陳夫人), 孝숭言皇后 (孝崇?皇后), 醫헌量皇后 (懿獻梁皇后), 환제等皇后 (桓帝鄧皇后), 幻師等皇后 (桓思竇皇后), 曉人桐皇后 (孝仁董皇后), 영제송皇后 (靈帝宋皇后), 領事河皇后 (靈思何皇后), 헌制服皇后 (獻帝伏皇后), 헌木造皇后 (獻穆曹皇后),
公州 附錄(公主附錄) 世祖 5女(世祖五女), 顯宗 11女(顯宗十一女), 肅宗 3女(肅宗三女), 話題 4女(和帝四女), 順帝 3女(順帝三女), 丸劑 3女(桓帝三女), 영제 1女(靈帝一女)

列傳(列傳) [ 編輯 ]

列傳
### 副題 目錄 備考
卷11 列傳1 幽玄유분자列傳
(劉玄劉盆子列傳)
輕視第 幽玄 (更始帝 劉玄), 유분자 (劉盆子)
卷12 列傳2 王維腸이팽노列傳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
왕창 (王昌), 游泳 (劉永), 房猛 (龐萌), 長보 (張步), 王굉 (王?), 이헌 (李憲), 팽銃 (彭寵), 노방 (盧芳)
卷13 列傳3 外孝公孫述列傳
(??公孫述列傳)
外孝 (??), 公孫述 (公孫述)
卷14 列傳4 宗室4王3後列傳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
第武王 人 (齊武王 縯), 北海定王 흥 (北海靖王 興), 兆효왕 輛 (趙孝王 良), 成樣空王 지 (城陽恭王 祉), 死守王 흡 (泗水王 ?), 안성효後 社 (安成孝侯 賜), 茂盛哮吼 順 (成武孝侯 順), 順兩會後 가 (順陽懷侯 嘉)
卷15 列傳5 已往等內列傳
(李王鄧來列傳)
移通 (李通), 왕상 (王常), 等神 (鄧晨), 內흡 (來?), 來歷(來歷)
卷16 列傳6 等區列傳(鄧寇列傳) 등우 (鄧禹), 九旬 (寇恂)
卷17 列傳7 風簪街列傳
(馮岑賈列傳)
風이 (馮異), 잠팽 (岑彭), 加服 (賈復)
卷18 列傳8 오갑진腸列傳
(吳蓋陳臧列傳)
惡寒 (吳漢), 甲宴 (蓋延), 진준 (陳俊), 臟弓 (臧宮)
卷19 列傳9 輕減列傳(耿?列傳) 輕減 (耿?)
卷20 列傳10 療飢王霸제준열전
(?期王?祭遵列傳)
요기 (?期), 왕패 (王?), 제준 (祭遵)
卷21 列傳11 임이만비유경列傳
(任李萬?劉耿列傳)
임광 (任光), 이충 (李忠), 만수 (萬脩), 飛動 (??), 侑食 (劉植), 경순 (耿純)
卷22 列傳12 주경왕두마유부견마열전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
酒友 (朱祐), 經斷 (景丹), 王輛 (王梁), 兜鍪 (杜茂), 魔性 (馬成), 有륭 (劉隆), 鳧樽 (傅俊), 犬膽 (堅?), 摩撫 (馬武)
卷23 列傳13 두융列傳(竇融列傳) 두융 (竇融), 두고(竇固), 두헌(竇憲), 두張(竇章)
卷24 列傳14 馬援列傳(馬援列傳) 馬援 (馬援)
卷25 列傳15 탁老위유열前
(卓魯魏劉列傳)
鐸舞 (卓茂), 老公 (魯恭), 位牌 (魏?), 有關 (劉寬)
卷26 列傳16 복후송채풍조모위열전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
福淡 (伏湛), 朽敗 (侯?), 송홍 (宋弘), 債務 (蔡茂), 곽가(郭賀), 風筋 (馮勤), 조희 (趙憙), 某융 (牟融), 位票 (韋彪)
卷27 列傳17 船長2왕두곽오승정兆列傳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
腺病 (宣秉), 壯談 (張湛), 枉斷 (王丹), 王輛 (王良), 두림 (杜林), 곽단 (郭丹), 五樑 (吳良), 勝宮 (承宮), 鄭筠 (鄭均), 弔電 (趙典)
卷28(上) 列傳18(上) 歡談風煙列傳
(桓譚馮衍列傳)
幻談 (桓譚), 風煙 (馮衍)
卷28(下) 列傳18(下) 風煙展(馮衍傳) 風煙(馮衍)
卷29 列傳19 信徒강포영질韻列傳
(申屠剛鮑永??列傳)
信徒江 (申屠剛), 포영 (鮑永), 質韻 (??)
卷30(上) 列傳20(上) 소경양후열展
(蘇竟楊厚列傳)
소경 (蘇竟), 양후 (楊厚)
卷30(下) 列傳20(下) 낭衣樣海列傳
(郞?襄楷列傳)
낭의 (郞?), 諒解 (襄楷)
卷31 列傳21 곽두공장염왕소양가육열전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
곽級 (郭伋), 두時 (杜詩), 公憤 (孔奮), 장감 (張堪), 廉犯 (廉范), 王黨 (王堂), 所長 (蘇章), 良俗 (羊續), 歌鐘 (賈琮), 六江 (陸康)
卷32 列傳22 番轟音式列傳
(樊宏陰識列傳)
番굉 (樊宏), 飮食 (陰識)
卷33 列傳23 主風우정주列傳
(朱馮虞鄭周列傳)
主婦 (朱浮), 風房 (馮?), 偶然 (虞延), 정홍 (鄭弘), 主張 (周章)
卷34 列傳24 兩通列傳(梁統列傳) 양통 (梁統)
卷35 列傳25 場調整列傳
(張曹鄭列傳)
將順 (張純), 장분(張奮) , 粗暴 (曹褒), 정현 (鄭玄)
卷36 列傳26 정범진假裝列傳
(鄭范陳賈張列傳)
正興 (鄭興), 情中(鄭?), 梵僧 (范升), 震源 (陳元), 家規 (賈逵), 將牌 (張?), 障害(張楷), 章陵(張陵), 長峴(張玄)
卷37 列傳27 歡迎정홍열展
(桓榮丁鴻列傳)
歡迎 (桓榮) , 정홍 (丁鴻)
卷38 列傳28 葬法等風鐸量列傳
(張法?馮度楊列傳)
章宗 (張宗), 法웅 (法雄), 等무 (?撫), 風곤 (馮?), 圖上 (度尙), 양선 (楊琁)
卷39 列傳29 유조순禹강유주兆列傳
(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
流萍 (劉平), 早曉 (趙孝), 純우공 (淳于恭), 강혁 (江革), 鍮盤 (劉般), 柱半 (周磐), 助子 (趙咨)
卷40(上) 列傳30(上) 반표列傳(班彪列傳) 上 반표 (班彪)
卷40(下) 列傳30(下) 반표列傳(班彪列傳) 下 반표(班彪)
卷41 列傳31 제오종리송한列傳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
第五倫 (第五倫), 綜理의 (鍾離意), 송균 (宋均), 한랑 (寒朗)
卷42 列傳32 光武10王列傳
(光武十王列傳)
東海空王 江 (東海恭王 彊), 牌헌왕 報 (沛獻王 輔), 弟男雁王 江 (濟南安王 康), 부릉質王 年 (阜陵質王 延), 中山間王 言 (中山簡王 焉), 초왕 영 (楚王 英), 동평헌왕 窓 (東平憲王 蒼), 광릉四王 兄 (廣陵思王 荊), 임회회공 兄 (臨淮懷公 衡), 낭야효왕 警 (琅邪孝王 京)
卷43 列傳33 奏樂下列傳
(朱樂何列傳)
주휘 (朱暉), 注目(朱穆) 惡會 (樂恢), 夏昶 (何敞)
卷44 列傳34 登場서장호列傳
(鄧張徐張胡列傳)
燈標 (鄧彪), 장우 (張禹), 西方 (徐防), 狀民 (張敏), 弧光 (胡廣)
卷45 列傳35 院長한주열展
(袁張韓周列傳)
原案 (袁安), 遠景(袁京), 圓窓(袁敞), 菖蒲 (張?), 한릉 (韓?), 駐英 (周榮)
卷46 列傳36 곽진열展(郭陳列傳) 곽宮 (郭躬), 眞總 (陳寵)
卷47 列傳37 反兩列傳(班梁列傳) 班超 (班超), 양근 (梁?)
卷48 列傳38 兩異跡응곽原書列傳
(楊李翟應?爰徐列傳)
兩宗 (楊終), 理法 (李法), 敵包 (翟?), 鷹峯 (應奉), 응初(應?), 곽서 (??), 元年 (爰延), 西區 (徐?)
卷49 列傳39 王充王父仲長統列傳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
王充 (王充), 王符 (王符), 仲長統 (仲長統)
卷50 列傳40 曉明8王列傳
(孝明八王列傳)
千乘哀王 건 (千乘哀王 建), 眞景王 선 (陳敬王 羨), 팽성定王 공 (彭城靖王 恭), 落成定王 黨 (樂成靖王 黨),
하비혜왕 年 (下?惠王 衍), 攘竊王 窓 (梁節王 暢), 淮陽景王 病 (淮陽頃王 昞), 제음도왕 腸 (濟陰悼王 長)
卷51 列傳41 이진방진교열展
(李陳龐陳橋列傳)
耳順 (李恂), 進善 (陳禪), 放參 (龐?), 珍貴 (陳龜), 교현 (橋玄)
卷52 列傳42 최인열展(崔?列傳) 崔麟 (崔?), 최원(崔瑗), 최식(崔寔), 최열(崔烈)
卷53 列傳43 週황서강信徒列傳
(周黃徐姜申屠列傳)
駐섭 (周燮), 皇憲 (黃憲), 서치 (徐穉), 강굉 (姜肱), 信徒半 (申屠蟠)
卷54 列傳44 양진열展(楊震列傳) 양진 (楊震)
卷55 列傳45 章帝8王列傳
(章帝八王列傳)
천승정王 港 (千乘貞王 伉), 坪춘도王 前 (平春悼王 全), 淸夏효왕 警 (淸河孝王 慶), 제북혜왕 수 (濟北惠王 壽),
下間효왕 個 (河間孝王 開), 性양회왕 숙 (城陽懷王 淑), 光宗上王 萬歲 (廣宗?王 萬歲), 平原회왕 勝 (平原懷王 勝)
卷56 列傳46 莊王忠津列傳
(張王?陳列傳)
장호 (張晧), 王公 (王?), 鐘鼓 (種暠), 진구 (陳球)
卷57 列傳47 두難유이類似列傳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
두근 (杜根), 難破 (欒巴), 誘導 (劉陶), 利運 (李雲), 유유 (劉瑜), 史筆 (謝弼)
卷58 列傳48 우부갑腸列傳
(虞傅蓋臧列傳)
虞侯 (虞?), 부섭 (傅燮), 甲勳 (蓋勳), 長虹 (臧洪)
卷59 列傳49 장형열展(張衡列傳) 杖刑 (張衡)
卷60(上) 列傳50(上) 마융列傳(馬融列傳) 마융 (馬融)
卷60(下) 列傳50(下) 蔡邕列傳(蔡邕列傳) 蔡邕 (蔡邕)
卷61 列傳51 座주황열展
(左周黃列傳)
左雄 (左雄), 住居 (周擧), 周挾(周?), 黃經 (黃瓊), 황완(黃琬)
卷62 列傳52 順한종진列傳
(荀韓鍾陳列傳)
純熟 (荀淑), 楯狀(荀爽), 順列(荀悅), 韓蘇 (韓韶), 종호 (鍾皓), 陣式 (陳寔), 진기(陳紀)
卷63 列傳53 吏讀列傳(李杜列傳) 이고 (李固), 두교 (杜喬)
卷64 列傳54 五軟社勞組列傳
(吳延史盧趙列傳)
오우 (吳祐), 捐毒 (延篤), 史筆 (史弼), 노식 (盧植), 早期 (趙岐)
卷65 列傳55 황보장단列傳
(皇甫張段列傳)
황보규 (皇甫規), 장환 (張奐), 단경 (段?)
卷66 列傳56 辰王列傳(陳王列傳) 眞番 (陳蕃), 王胤 (王允)
卷67 列傳57 당고列傳(黨錮列傳) 유숙 (劉淑), 이응 (李膺), 두밀 (杜密), 유우 (劉佑), 위랑 (魏朗), 夏服 (夏馥), 種子 (宗慈), 파숙 (巴肅), 犯房 (范滂), 윤훈 (尹勳), 채연 (蔡衍), 兩隻 (羊陟), 長劍 (張儉), 잠질(岑?), 眞相 (陳翔), 원강 (苑康), 單付(檀敷), 유유 (劉儒), 加標 (賈彪), 河翁 (何?)
卷68 列傳58 곽부虛列傳
(郭符許列傳)
곽태 (郭泰), 不융 (符融), 虛疏 (許?)
卷69 列傳59 두하列傳(竇何列傳) 兜鍪 (竇武), 하진 (何進)
卷70 列傳60 정공순列傳
(鄭孔荀列傳)
情態 (鄭泰), 共融 (孔融), 순욱 (荀彧)
卷71 列傳61 황보숭주준열展
(皇甫嵩朱儁列傳)
황보숭 (皇甫嵩), 酒樽 (朱儁)
卷72 列傳62 童濯列傳(董卓列傳) 童濯 (董卓)
卷73 列傳63 乳牛공손찬도겸열전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
유우 (劉虞), 공손찬 (公孫瓚), 道兼 (陶謙)
卷74(上) 列傳64(上) 元素유표열展
(袁紹劉表列傳)
元素 (袁紹)
卷74(下) 列傳64(下) 元素유표열展
(袁紹劉表列傳)
원담 (袁譚), 遊標 (劉表)
卷75 列傳65 遺言元述餘抛列傳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
遺言 (劉焉), 怨讐 (袁術), 呂布 (呂布)
卷76 列傳66 順理列傳(循吏列傳) 위삽 (衛颯), 林衍 (任延), 王卿 (王景), 珍烹 (秦彭), 往還 (王渙), 허형 (許荊), 맹상 (孟嘗), 第五方 (第五訪), 柳車 (劉矩), 유총 (劉寵), 구람 (仇覽), 洞會 (童恢), 동익(童翊)
卷77 列傳67 酷吏列傳(酷吏列傳) 動線 (董宣), 繁葉 (樊曄), 里長 (李章), 酒友 (周紆), 황창 (黃昌), 楊口 (陽球), 왕길 (王吉)
卷78 列傳68 患者列傳(宦者列傳) 情中 (鄭?), 蔡倫 (蔡倫), 손정 (孫程), 조등 (曹騰), 先初 (單超), 棲遑 (徐璜), 舊怨 (具瑗), 坐觀 (左?), 堂形 (唐衡), 후람 (侯覽), 調節 (曹節), 여강 (呂?), 張孃 (張讓), 條蟲 (趙忠)
卷79(上) 列傳69(上) 儒林列傳(儒林列傳) 上 유곤 (劉昆), 唯一(劉?), 규團 (?丹), 海洋洪(?陽鴻) 臨安 (任安), 楊汀 (楊政), 長興 (張興), 대빙 (戴憑), 위만(魏滿), 손氣 (孫期), 具孃흡 (歐陽?), 躁症(曹曾), 모장 (牟長), 송等 (宋登), 將順 (張馴), 윤민 (尹敏), 廚房 (周防), 供犧 (孔僖), 兩輪 (楊倫)
卷79(下) 列傳69(下) 儒林列傳(儒林列傳) 下 고후 (高?), 包含 (包咸), 위응 (魏應), 覆工 (伏恭), 林말 (任末), 驚瀾 (景鸞), 雪寒 (薛漢), 兜鍪 (杜撫), 蘇洵 (召馴), 良人 (楊仁), 照葉 (趙曄), 位굉 (衛宏), 동균 (董鈞), 精工 (丁恭), 住宅 (周澤), 損減 (孫堪), 種興 (鍾興), 牽牛 (甄宇), 漏網 (樓望), 정증 (程曾), 長峴 (張玄), 이육 (李育), 何休 (何休), 幅巾 (服虔), 英勇 (穎容), 死海 (謝該), 許愼 (許愼), 채현 (蔡玄)
卷80(上) 列傳70(上) 문원列傳(文苑列傳) 上 痘毒 (杜篤), 왕륭 (王隆), 하공 (夏恭), 附議 (傅毅), 황향 (黃香), 留意 (劉毅), 이우 (李尤), 蘇洵 (蘇順), 有進 (劉珍), 갈공 (葛?), 왕일 (王逸), 最嗜 (崔琦), 便所 (邊韶)
卷80(下) 列傳70(下) 문원列傳(文苑列傳) 下 장승 (張升), 조일 (趙壹), 流量 (劉梁), 惟政(劉楨), 變樣 (邊讓), 逆廉 (?炎), 後根 (侯瑾), 孤標 (高彪), 壯抄 (張超), 異形 (?衡)
卷81 列傳71 獨行列傳(獨行列傳) 초현 (?玄), 肄業 (李業), 有無 (劉茂), 온서 (溫序), 烹수 (彭修), 索虜房 (索盧放), 株價 (周嘉), 範式 (范式), 이선 (李善), 王돈 (王?), 裝誣 (張武), 肉屬 (陸續), 대봉 (戴封), 이충 (李充), 무융 (繆?), 陣中 (陳重), 腦의 (雷義), 犯染 (范?), 大吹 (戴就), 粗暴 (趙苞), 尙虛 (向?), 讓步 (諒輔), 有益 (劉翊), 왕열 (王烈)
卷82(上) 列傳72(上) 房술列傳(方術列傳) 임문공 (任文公), 곽헌 (郭憲), 허양(許楊), 高劃 (高獲), 王校 (王喬), 사이오 (謝夷吾), 양유 (楊由), 以南 (李南), 離合 (李?), 풍주(馮?) 端倪 (段?), 妖婦 (廖扶), 切上 (折像), 繁榮 (樊英)
卷82(下) 列傳72(下) 房술列傳(方術列傳) 당단 (唐檀), 工事목 (公沙穆), 허만 (許曼), 助言 (趙彦), 番地腸 (樊志張), 선양 (單?), 寒熱 (韓說), 東部 (董扶), 곽옥 (郭玉), 華陀 (華?), 書燈 (徐登), 비장방 (費長房), 小子勳 (?子訓), 幼根 (劉根), 좌자 (左慈), 許磁勳 (計子勳), 해勞苦 (解奴辜), 壯抄 (張貂), 往診 (王眞), 學孟節 (?孟節), 유화평 (劉和平)
卷83 列傳73 일민列傳(逸民列傳) 香匠 (向長), 鳳猛 (逢萌), 週當 (周黨), 왕패 (王?), 嚴狂 (嚴光), 頂端 (井丹), 洋紅 (梁鴻), 高捧 (高鳳), 帶同 (臺?), 漢江 (韓康), 交信 (矯?), 大量 (戴良), 法眞 (法?), 한음老父 (漢陰老父), 진류老父 (陳留老父), 防空 (龐公)
卷84 列傳74 列女傳(列女傳) 환소群 (桓少君), 왕패(王?)의 妻, 僵屍(姜詩)의 妻 弄氏(龐氏), 爪牙 (趙阿), 半燒 (班昭), 惡兩者(樂羊子)의 妻, 耳目江 (李穆姜), 爪牙 (曹娥), 여영 (呂榮), 마輪 (馬倫), 爪牙 (趙娥), 유장경(劉長卿)의 妻 환氏(桓氏), 황보규 의 아내, 蓴菜 (荀采), 조원강 (趙媛姜), 宿善웅 (叔先雄), 採鹽 (蔡琰)
卷85 列傳75 東夷列傳(東夷列傳) 夫餘國 (夫餘國), 挹婁 (?婁), 高句麗 (高句麗), 東沃沮 (東沃沮), 三韓 (三韓), (倭)
卷86 列傳76 南滿서남이列傳
(南蠻西南夷列傳)
남만 (南蠻), 前王(?王), 哀誄이(哀牢夷), 공도이(?都夷), 作圖이(?都夷), 廉防衛(??夷), 백마저(白馬?)
卷87 列傳77 서강전(西羌傳) 西江 (西羌)
卷88 列傳78 鉏逆轉(西域傳) 舊美國 (拘彌國), 우전국 (于?國), 鉏夜國 (西夜國), 者合局 (子合國), 德藥局 (德若國), 誤익산리國 (烏?山?國), 조지國 (條支國), 安息國 (安息國), 대진국 (大秦國), 大月氏國 (大月氏國), 고부국 (高附國), 천축국 (天築國), 東籬菊 (東?國), 律科國 (栗戈國), 嚴國 (嚴國), 奄蔡國 (奄蔡國), 社擧國 (莎車國), 소륵國 (疏勒國), 언기國 (焉耆國), 蒲柳國 (蒲類國), 이지국 (移支國), 東儲美國 (東且彌國)
卷89 列傳79 남匈奴熱戰
(南匈奴列傳)
南匈奴(南匈奴)
卷90 列傳80 烏桓선비列傳
(烏桓鮮卑列傳)
烏桓 (烏桓), 선비 (鮮卑)

속韓紙(續漢志) [ 編輯 ]

속韓紙
### 題目 備考
第1 율력(律曆) 上
第2 율력(律曆) 中
第3 율력(律曆) 下
第4 禮義(禮儀) 上
第5 禮義(禮儀) 中
第6 禮義(禮儀) 下
第7 祭祀(祭祀) 上
第8 祭祀(祭祀) 中
第9 祭祀(祭祀) 下
第10 天文(天文) 上
第11 天文(天文) 中
第12 天文(天文) 下
第13 五行(五行) 1
第14 五行(五行) 2
第15 五行(五行) 3
第16 五行(五行) 4
第17 五行(五行) 5
第18 五行(五行) 6
第19 軍國(郡國) 1
第20 軍國(郡國) 2
第21 軍國(郡國) 3
第22 軍國(郡國) 4
第23 軍國(郡國) 5
第24 百官(百官) 1
第25 百官(百官) 2
第26 百官(百官) 3
第27 百官(百官) 4
第28 百官(百官) 5
第29 禮服(輿服) 上
第30 禮服(輿服) 下

韓國語 飜譯 [ 編輯 ]

글밥 아카데미에서 出版 飜譯 過程을 修了한 ‘바른 飜譯' 所屬 飜譯家 이미영 氏가 2013年 4月에 後漢書 10卷을 팩컴북스 書傳에 보태었다.

帶同商業高等學校(現 帶同稅務高等學校) 校長을 지낸 진기환 氏가 飜譯한 後漢書 10卷이 2018年 3月부터 2019年 4月까지 刊行되었다.

外部 링크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