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오토와 (防護巡洋艦) - 위키百科, 우리 모두의 百科事典 本文으로 移動

오토와 (防護巡洋艦)

위키百科, 우리 모두의 百科事典.

1 오토와 (音羽)

1903年頃의 오토와
大略的인 情報
함명 오토와 (音羽)
函鐘 防護巡洋艦
函番 1
姊妹艦 없음
製作 요코스카 海軍工廠
運用 日本 帝國 海軍
發注 1897年 會計年度
氣功 1903年 1月 3日
진수 1903年 11月 2日
就役 1904年 9月 6日
退役 1917年 12月 1日
最後 1917年 8月 1日 坐礁 10日 沈沒
部隊마크
一般的인 特徵
艦級 誤土蝸級 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 3,048 t
戰場 98 m
船幅 12.62 m
吃水 4.8 m
推進 2氣筒 VTE 往復 엔진
12個 보일러
15,000hp
1000톤 石炭
速力 21 노트 (時速 39 km/h)
乘組員 280名~312名
武裝 2 × QF 6인치 / 40 海軍砲

6 × QF 4.7인치抛 Mk I?IV 速射砲
4 × QF 12 파운드 12cwt 艦砲

掌匣 甲板 傾斜面: 75 mm (3 in) 坪赦免 : 50mm (2 in)
抛防護  : 37 mm (1 in)
司令塔  : 100 mm (4 in)

오토와 (音羽)는 日本 帝國 海軍 防護巡洋艦 이다. 요코스카 海軍工廠 에서 自體 製作한 機種이다. 오토와 (音羽)라는 이름은 교토 기요미즈데라 뒤에 있는 山에서 온 이름이다.(기요미즈데라는 오토와 山 기요미즈데라라고도 불린다.) 기요미즈데라에 있는 이 瀑布水는 傳統的으로 萬病通治藥으로 알려지기도 했었다.

槪要 [ 編輯 ]

1897年에 樹立된 第2次 海軍 擴張 프로그램의 一環으로 承認된 오토와는 元來 니이타카級 防護巡洋艦 3番함으로 製作될 豫定이었다. 그러나 豫算 問題로 니이타카級 防護巡洋艦 보다 10% 더 작은 排水量 을 가지도록 縮小 設計되었고, 武裝도 더 가벼워졌다. 이 배는 20個月 以內 製作되었고, 그 製作 速度는 當時 日本에서는 新紀元이었다.

1903年 요코스카 조병창 에서 起工했다. 같은 해 11月 2日 進水式에는 메이지 天皇 이 參席했다. [1] 1904年 9月 6日에 竣工하였고, 3等 巡洋艦 으로 分類되었다. 魚雷 를 裝着하지 않은 것이 特徵이다.

竣工 後 卽時 러日 戰爭 에 投入되어 쓰시마 海峽 經費에 投入되었고, 以後 쓰시마 海戰 等에 參與했다.

1912年 8月 28日 , 異等함으로 等級이 變更되었다.

第1次 世界 大戰 에서 淸道 攻略戰 에도 參戰하였고, 南中國海 方面을 지키는 任務에도 投入되었다.

1917年 7月 25日, 싱가포르 方面으로 派遣되었다. 사세보 로 돌아오던 途中 짙은 안개 때문에 다이오자키 串 의 大王巖에 坐礁되어, 8月 1日에 船體가 切斷되어 沈沒했다. 12月 1日에 除籍되었고, 다음 해 6月 12日에 沈沒 狀態로 賣却되었다.

參考 文獻 [ 編輯 ]

  • 구레시 海士 歷史科學館 編纂, 《日本 海軍 艦艇 寫眞集》 - “巡洋艦”, (다이아몬드 出版社 , 2005年)
  • 海軍歷史保存會, 《日本 海軍의 歷史》 第7卷, 第9卷, 第10卷, (다이理致號키 出版社, 1995年)

各州 [ 編輯 ]

  1. 『官報』 第6105號, 메이지 36年 11月 6日

外部 링크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