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維基百科:非自由內容使用準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 : 非自由內容使用準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維基百科處理「 合理使用 」的指引,詳見「 Wikipedia:合理使用 」。
根據 2007年3月23日維基媒體基金會關於著作權授權方針的議案 ,本?案被用作中文維基百科的 豁免原則方針

理據

  • ?支持維基百科創作永久性的 自由內容 的使命,讓所有使用者在任何媒介中都能無限制地散布、修改和使用。
  • ?最小化法律風險,限制非自由內容的使用量,採取比 美國合理使用法律 更嚴格的定義標準。
  • ?促進對非自由內容的審?使用來支持高品質百科全書的發展。

方針

維基百科條目和其他地方都不會自動擁有使用非自由內容的資格。依照本方針,條目和其他維基百科頁面可以從著作權媒介中逐字摘錄簡短的原文,採用引號或其他適當的手段(如{{ cquote }})標明? 列明原始來源或作者 。其他的非自由內容,包括所有的著作權圖像、文字、音訊和影片剪輯以及其他缺少自由內容協定的媒體?案,若完全滿足下列10條標準,則可用於中文維基百科。

  1. 無自由等效作品 。只有在能達成同樣以百科全書?目的之自由等效作品不存在或無法創作的前提下,才能使用非自由內容。在可能的情況下,非自由內容應被轉化?自由材料,而不應使用合理使用?之辯護;或被更自由的替代作品加以取代,?若存在品質?可接受的自由作品。「品質?可接受」意味著作品的品質應足以達成百科全書目的。(快速測試法:在添加需要理據的非自由內容時,請?心自問:「這一非自由內容能否被自由內容等效替代?」以及「在根本不使用非自由內容時,只使用文字能否充分傳達條目的主題?」如果至少一項的答案?肯定,那?該非自由內容就可能不符合這一標準。)
  2. 尊重作品的商機 。?若該使用在某種意義上會取代原始著作權媒介所具有的市場作用,則不得使用非自由內容。
  3. 有限使用:
    1. 最少數量的使用 。?若一則非自由內容能?傳達等效的重大資訊,不得使用多則非自由內容。
    2. 最小限度的使用 。?若部分內容已然足?,不得使用整部作品。優先使用低解析度/保?度/位元速率,而非高解析度/保?度/位元速率(特別當原作可被用於蓄意的著作權侵犯時)。本規則還適用於File:命名空間中的副本。
  4. 事前發表 。非自由內容必需已在維基百科以外的地方出版或公開展示。
  5. 內容 。非自由內容滿足通用的維基百科內容標準,?且是百科全書式的。
  6. 針對媒體的方針 。材料應符合維基百科針對媒體的方針,如?案應該滿足 Wikipedia:?案使用方針
  7. 至少一篇條目使用 。非自由內容須被至少一篇條目使用。
  8. 條目中的意義 。只有當其呈現將有助於加深讀者對條目主題的理解,而其缺失將妨?理解時,非自由內容才能被使用。
  9. 場合的限制 。非自由內容只被允許在條目中使用(不包括 消?義 頁),?且只能在 條目命名空間 中使用。(要防止圖像分類顯示縮圖,可添加__NOGALLERY__到分類頁面中;當圖像是討論的主題時,可以透過 連結 而非內嵌圖像的方式使用。)
  10. 圖像描述頁 。圖像或媒體描述頁須包含以下內容:
    1. 材料來源的身分證明,如有可能,還應補充有關作者、出版者與著作權持有者的資訊;這有助於他人判斷材料潛在的市場價?。
    2. 著作權所有的標籤,其中指出?條維基百科方針的條款被主張?這一使用的授權條款。
    3. 被主張合理使用該?案的每篇條目的名稱,?且按照 維基百科:合理使用依據指引 的解釋,?每一次使用提供單獨、專門的合理使用依據。合理使用依據應以??明了的語言闡述,?且與每一次使用確切相關。

執行

  • 如若一個合理使用?案被多個條目使用,但是只有部分條目具有有效的合理使用理據,那?應當將該?案從其他條目內刪除,或補充合適的理據。
  • 如若一個合理使用?案沒有被任何條目使用(第7條),或缺少著作權、來源資訊,且在通知上傳者5日後仍不符合,該?案將被刪除。見 相關處理頁面
    • 需要注意的是,認?圖像應當獲得保留的一方,而非認?圖像應當被刪除的一方承擔?證的責任。

相關刪除準則參見 Wikipedia:快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