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最後通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內容

最後通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最後通牒 拉丁語 Ultimatum ),是指一個團體向?一個團體提出的最後的條件,是一種最高威脅:表明或意隱含著如果條件不被接受就以嚴?的懲罰相威脅的聲明,尤指在 外交 談判中這樣的聲明。中文早期亦有按音譯成「 哀的美敦書 [1] ,其語源? 拉丁語 中「最後一個」。外交上的最後通牒通常是沒有談判餘地的最後要求。如果最後通牒不被接納,下一步就是嚴?的制裁,甚至是 宣戰 。有時候,有意宣戰的國家會以最後通牒?開戰手段。這些 通牒 一般含有較苛刻的條款,而開立者知道對方是不會全盤接受的。導致 第一次世界大戰 爆發、由 奧匈帝國 塞爾維亞王國 發出的 七月最後通牒 (通牒被無視);以及1939年3月 納粹德國 立陶宛 發出交還 梅梅爾 最後通牒 (通牒被接受)?屬此類。

中國 最嚴重的外交警告是「 勿謂言之不預也 」,被廣泛視?其動用武力或者更廣泛意義上準備開戰的信號。

參考文獻 [ 編輯 ]

  1. ^ 陳舜臣 . 《大江不流》. 馬關條約 談判期間, 李鴻章 曾電報天津 海關 觀察使 盛宣懷 :『 伊藤 兩次哀的美敦書,云無可商改。現約明日會晤?定。欲保京城,不得不爾,以後看各國辦法。』  

參見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