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坐? 25°02′55″N 121°32′14″E  /  25.048514°N 121.537199°E  / 25.048514; 121.537199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Taipei Municipal Zhong Shan Girls High School
中山女中校徽
中山女中逸仙樓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在台北市的位置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地址   臺北市 中山區 長安東路二段141號
??度 25°02′55″N 121°32′14″E  /  25.048514°N 121.537199°E  / 25.048514; 121.537199
?政?? 10490
原名 臺北第三高女、北二女中
簡稱 中山、中山女高、中山女中、ZSGH
?型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日期 1897年 ,​126年前 ​( 1897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場
??   中華民國 臺灣 基北區
?育部 學校代碼 343301
校長 張云?
?師人數 166人 [1]
??人? 27人 [1]
年? 高一至高三
招生性別 女性
?生人? 2,279人(110學年度 [1]
班??目 65班 [1]
校?面? 38,443平方公尺 [1]
校訓 誠、篤、敏、慧
電話號碼 + 886   2  2507-3148
?校?址 www .csghs .tp .edu .tw
地图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英語: Taipei Municipal Zhong Shan Girls High School ,縮寫 ZSGH ),簡稱 中山女高 中山女中 ,舊稱 臺北第三高女 北二女中 ,創立於1897年,是一所位於 臺北市 中山區 的女子高中 北市六省中 之一,亦?臺北市三所公立女子高中之一(?外兩所? 北一女中 景美女中 )。

歷史 [ ?? ]

1897年( 明治 三十年),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場 設立。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改制?「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 」。

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有關當局將「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的「本科」改?培育以臺灣籍女性 小學 ?員 ?主要目標。 [2]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校址遷至「 ??公學校 」。

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改制?「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 」。

1915年( 大正 四年)校址遷至 臺北廳 大加?堡 ?? 後菜園街、內江街 臺北護理學校城區部

1919年(大正八年)改制?「 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

1922年(大正十一年)改制?「 臺北州 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 」,簡稱「 第三高女 」;因應「改正臺灣?育令」發佈,實施 臺日共學制

1937年( 昭和 十二年)校址遷至 朱?崙 上?頭 交界附近( 長安東路 現址),原 木造 本館「榮光樓」一?遷至新校區,原址改由 臺北家政女學校 於1939年遷入 [3] 。1942年4月成立「 臺北第四高女 」?於1943年3月遷入此處校舍,臺北家政女學校則於隔年遷往新生南路新校址 [4] (臺北第四高女於戰後?入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參見 舊制高等女學校 (日本) )。

1945年(昭和二十年, 民國 三十四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中華民國代表盟軍接管台澎後,改制?「 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 」,12月8日正式接收,定是日?校慶日。

1955年(民國四十四年)設立 汐止 分部(今 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

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與 北一女中 建國高中 師大附中 成功高中 合辦 臺北五省中聯招 。在此之前及聯招實施初期,臺北市高中之志願序?未成形。

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汐止分部獨立設校? 臺北縣立秀峰初級中學

1967年(民國五十六年)因應臺北市改制 直轄市 ,改?臺北市政府,更名?「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

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 制定校訓「 誠篤敏慧

1999年(民國八十八年)成立 數理資優班

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成立人文社會資優班。

2007年(民國九十六年)獲 臺北市政府?育局 頒發優質高中「?師?學」及「學生學習」?項。 [5]

2008年(民國九十七年)獲臺北市政府?育局頒發優質高中「專業發展」?項。

班級編排 [ ?? ]

台北市三所市立女中皆以文字作?班級編排,但各有其不同的順序。
仁、義、禮、智、忠、孝、博、愛、和、平、誠、信、敬、業、樂、群、簡、捷、敏、慧、公、正、勤、樸、廉、明(公、正、勤、樸、明已縮減裁撤)。

因應108課綱與升學新制,自高二起分?六班群,1-1、1-2班群大約對應傳統第一類組,或文組;二、三班群則是理組,2-1、2-2班群大約對應第二類組,3-1、3-2班群大約對應第三類組,每年依學生選擇而有班群班數的不同。其中高二、高三之仁、樂班,過去曾?一、三類之樂旗班,現已改?普通班;禮班原?人文與社會科學資優班,現?普通班,人社班改採分散式;廉班?數理資優班,三年不分班。高二起合唱團獨立成班:一類?義班、三類?群班。

自治組織 [ ?? ]

操場
「舞動中山」 雕塑
  • 畢聯會(高三上成立,負責編輯畢業紀念冊與紀念品的團體。各班畢代必?成員。)
  • 畢籌會(於畢業前一個月由高三生所組成)
  • 班聯會(110學年起轉型?學生自治組織)

學?妹制 [ ?? ]

學?妹制是中山女高傳承已久的傳統,分?學號學姐及座號學姐。通常學?會在新生訓練或開學一段時間內主動認領學妹,?贈送?料、?片、小禮物等,訂外食時,通常也會給學?學妹準備一?,?有些社團也有會社團直屬學?。 [6]

  • 學號直屬: 學號末三碼相同者??學號學?妹關係。
  • 座號直屬: 高一班級座號相同者??座號學?妹關係。
  • 社團直屬: 社團在選任新幹部後,新任社團幹部會稱原職位幹部?社團直屬學姐。 [7]
  • 乾直屬: 多是入校前?有一定程度的私交,或非上述關係而熟識,通常?學?主動詢問學妹是否互認乾直屬。 [8]

建築 [ ?? ]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高)
逸仙樓,建於一九三七年,大倉三?設計
位置   中華民國 臺北市 中山區 長安東路二段141號
類型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學校
?定?? 1997年2月20日
詳細登錄資料
校門
莊敬樓
圖書館
  • 校門 :建於1963年,? 修澤蘭 設計,2022年登錄?臺北市歷史建築。
  • 舊莊敬樓 :目前已?除,改建?籃球場。
  • 自?樓 :地下室?社團?室、一樓?合作社;二樓至三樓目前?二年級?室(仁~愛、敬業樂群班)與視聽?室;四樓?舊社團?室,現已改?專科?室。
  • 中山樓 :二年級?室(和~廉班)。
  • 逸仙樓 :建造於西元1937年,?於1997年公告指定?第三級古蹟 [9] 。目前一樓?校長室、總務處、?務處、簡報室、?官室、與?師辦公室;二樓、三樓?三年級?室。
  • 莊敬大樓 :地下?游泳池;一樓?學務處、體育器材室、?師辦公室、健康中心、敏求廣場;二樓?第一、第二會議室、校史室、輔導室、電腦?室、圖書館;三樓目前?演藝廳、一年級(公、廉)?室、專科?室、圖書館、閱覽室;四、五樓現?一年級?室;六樓?美術?室、群組?室(未來?室);七樓?音樂?室、韻律?室及生科?室。
  • 科學館 :地下一樓?星象館;一樓?自然科?師辦公室、設備組辦公室;二樓?生物實驗室;三樓?化學實驗室;四樓?物理實驗室、階梯?室;五樓?地科實驗室。科學館前設有觀測坪,設有DAVIS自動氣象站、百葉箱、雨量計、蒸發皿、風向風速計、日照計與日射計等氣象儀器,部分設備已停用,僅作?展示用途;DAVIS自動氣象站的觀測資料顯示於設備組辦公室外電視螢幕。

中山女高星象館於民國76年(西元1987年)落成?用,圓頂直徑8公尺,座位數52人,目前?全台第五大、全國中小學第二大星象館,亦?全國學校?育場域中設立的第一座星象儀。配有一套日製GOTOGS-T光學星象儀與一套日製數位星象儀。 [10]

  • 大禮堂 :? 修澤蘭 設計,2022年登錄?臺北市歷史建築。台前大字:「以國家興亡?己任 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一、二樓?禮堂座位;四、五樓?體育館,??球、羽球上課地點,也有籃球場和排球場,?外五樓一設有一間韻律?室。

歷任校長 [ ?? ]

日治時期 [ ?? ]

  • 高木平太?(明治三十年,1898年)
  • 町田則文 (明治三十一年,1899年)
  • 本莊 (明治四十年,1907年)
  • 田川辰一 (大正八年,1919年)
  • 山崎熊次 (大正十年,1921年)
  • 小野正雄 (大正十四年,1925年)
  • 藤谷芳太?(昭和十五年,1940年)

中華民國時期 [ ?? ]

  • 第1任:鄭英勵,1945年?1949年
  • 第2任:王亞權,1950年?1956年
  • 第3任:石季玉,1957年?1974年
  • 第4任:張叔南,1975年?1978年
  • 第5任:呂少卿,1979年?1985年
  • 第6任:廖眉生,1985年?1986年
  • 第7任: 梁素霞 ,1987年?1992年
  • 第8任:陳富貴,1993年?1995年
  • 第9任:林煇,1996年?1999年,1996年由市立 內湖高中 轉任中山女高。
  • 第10任: 丁亞雯 ,1999年8月?2006年7月,1999年由市立 中正高中 轉任中山女高。
  • 第11任:黃郁宜,2006年8月?2010年7月,2006年由市立 景美女中 轉任中山女高,?任後轉任 義大國際高中 校長。
  • 第12任:楊世瑞,2010年8月?2014年7月,由市立 大直高中 轉任中山女高,?任後轉任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校長,現已退休。
  • 第13任:吳麗卿,2014年8月?2022年7月,由市立 百齡高中 轉任中山女高,2022年兩任屆滿後將退休。
  • 第14任:張云?,2022年8月?,由市立 永春高中 轉任中山女高。

校友 [ ?? ]

校友團體 [ ?? ]

全國多所大學有中山女高校友會及附中山校友會,在美國等海外地區,也設有中山女高校友會。

中山女高校友會 [ ?? ]

  •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 [14]

附中山校友會 [ ?? ]

師大附中 、中山女高所組成的聯合校友會。全國多所大學均有附中山校友會,列?如下:

海外校友會 [ ?? ]

  • 第三高女、北二女中、中山女高南加州校友會(原第三高女、北二女中、中山女高旅美校友會)(成立於1989年)
  • 大華府中山女高、北二女、第三高女校友會(成立於1993年)
  • 北二女北加州校友會(成立於1999年)
  • 附中山美加區聯合重聚(成立於2010年)(1975級畢業35週年) [15]

參考來源 [ ?? ]

  1. ^ 1.0 1.1 1.2 1.3 1.4 中華民國?育部統計處. 高級中等學校?況統計 (110學年度) (PDF) . [ 2022-08-05 ] . (原始?容 存? (PDF) 于2022-07-18) (中文(臺灣)) .  
  2. ^ 中山女高學報第一期 高傳棋 中山女高時空變遷 (PDF) . ( 原始?容 (PDF) 存?于2016-03-04).  
  3. ^ 1939年<臺北市區計?街路?公園圖>,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 失效連結 ] 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面存??? ,存于 互???案?
  4. ^ 三田裕次,《臺北州立臺北第四高等女學校?況書》,臺北第四高女於1942年4月設立,同年4月30日於第三高女?行開學典禮,?於1943年3月31日遷入家政女學校西門町校舍。
  5. ^ 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 . archive.is. 2007-07-08 [ 2017-05-08 ] . ( 原始?容 存?于2007-07-08).  
  6. ^ 但?沒有?制,近年來學生多會考量能力斟酌
  7. ^ 或者有些社團入社?有直屬學?
  8. ^ 簡稱乾直
  9. ^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局.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文化部文化資?局 . 國家文化資?網. [ 2022-02-21 ] . ( 原始?容 存?于2019-01-14).  
  10. ^ 中山女高地球科學?學網站 . 中山女高地球科學?學網站. [ 2017-03-04 ] . (原始?容 存? 于2017-03-04).  
  11. ^ 2014台政附中山宿營宣傳片 . YouTube. [ 2014-12-20 ] . ( 原始?容 存?于2016-03-15).  
  12. ^ 2014台政附中山聯合迎新宿營 . Facebook. [ 2014-12-20 ] . ( 原始?容 存?于2022-04-05).  
  13. ^ ?今天拍立得了?:) --- 附中山六校聯合傳情 ? . Facebook. [ 2013-08-26 ] . ( 原始?容 存?于2022-04-05).  
  14. ^ TLS 迎曦女聲 /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 . Facebook. [ 2022-02-21 ] . ( 原始?容 存?于2020-07-10).  
  15. ^ 附中山1975級畢業35週年美加區聯合重聚 . [ 2013-12-11 ] . (原始?容 存? 于2013-12-14).  

相關條目 [ ?? ]

外部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