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印度獨立運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內容

印度獨立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度獨立運動 是指 英國在印度的統治 終結以及印度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1] 。 印度獨立運動可追溯至 1857年印度起義 。從1920年代開始,甘地的 印度國大黨 主張非暴力和公民抗命。 錢德拉·?色 巴格特·辛格 Bagha Jatin 英語 Bagha Jatin 蘇利耶·森 等人則主張武裝革命。在 二戰 期間, 印度國大黨 退出印度運動 和由 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領導的 印度國民軍 運動得到了 日本 的?助 [2]

1947年,《 印度獨立法 英語 Indian_Independence_Act_1947 》頒佈。1947年8月15日午夜, 印巴分治 ,英屬印度的歷史結束。1971年, 東巴基斯坦 宣佈獨立,之後更名 孟加拉國 [3]

英國殖民 [ 編輯 ]

普拉西戰役後的羅伯特·克萊武

1498年,歐洲商人來到印度海岸,當時的葡萄牙冒險家 瓦斯科·達伽瑪 抵達 ?利?特 港口,尋求有利可圖的 香料 貿易。1757年 普拉西戰役 中, 羅伯特·克萊武 率領英軍擊敗葡萄牙駐孟加拉的行政長官。後來 英國東印度公司 接管了印度。1765年的 布克夏爾戰役 Battle of Buxar )之後,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孟加拉、 比哈爾 奧里薩 的行政權。1839年,土邦主 蘭季特·辛格 逝世以後,他們??了 旁遮普 ,之後又爆發 第一次英國錫克戰爭 1st Anglo-Sikh War ,1845?1846年)及 第二次英國錫克戰爭 2nd Anglo-Sikh War ,1848?49年)。

早期運動 [ 編輯 ]

1857年前的地區性運動 [ 編輯 ]

1857年以前,已有一些宗?團體反對外國統治,如1770年代在 孟加拉地區 僧侶起義 英語 Sannyasi Rebellion 、1787年的 果阿策反 英語 Conspiracy Of The Pintos [4] [5] [6] 孟加拉地區 提圖米爾 領導、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 桑塔爾人 Santal )起義 [7] [8] ?納塔克邦 基多爾起義(Kittur Rebellion) 、 泰米爾納德 珀力加爾戰爭 英語 Polygar War 索拉什特拉地區 Saurashtra 喀奇起義 (Kutch Rebellion) [9] 。不過他們?不團結,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有組織的運動的興起 [ 編輯 ]

1857年民族起義 [ 編輯 ]

印度民族大起義 時期的 諸土邦
The Indian Rebellion of 1857thumb
起義時期的兵變
1857年,?壓起義的戰?

印度第一次的獨立革命是在1857-1858年間,在印度中部及北部地區開始燃起的 印度民族起義

孟加拉地區 [ 編輯 ]

炸彈陰謀案 [ 編輯 ]

印度穆斯林聯盟 [ 編輯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編輯 ]

印度-德國合作 [ 編輯 ]

加達爾兵變 [ 編輯 ]

第一次和第二次聖誕節活動 [ 編輯 ]

對戰爭的回應 [ 編輯 ]

英國的改革 [ 編輯 ]

甘地到達印度 [ 編輯 ]

第一次不合作運動 [ 編輯 ]

革命運動 [ 編輯 ]

印度自治運動的最後過程 [ 編輯 ]

印度國民軍 [ 編輯 ]

退出印度運動 [ 編輯 ]

「退出印度運動」( Bharat Chhodo Andolan )或「八月運動」「 August Movement 」是 印度 的一個 公民抗命 運動,於1942年8月間進行,響應 甘地 的號召爭取印度獨立。

聖誕島兵變 [ 編輯 ]

皇家印度海軍起義 [ 編輯 ]

皇家印度海軍起義(或孟買兵變)是指1946年2月18日,皇家印度海軍的印度船員在 孟買 港?行的大罷工以及兵變。當時皇家印度海軍不滿印度海軍的等級制度、 種族主義 而發動罷工。此外士兵還要求改善條件和食物。這次罷工馬上受到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控制區人民的聲援,孟買地區也發動?期一天的 罷工 以示支持,空軍和警察也加入罷工行列,繼而 不列?印度軍隊 中的軍士也開始不服從英軍長官命令。印度的艦艇同時升旗了三面旗幟,分別? 國大黨 穆斯林聯盟 共?黨 的三大政黨的黨旗。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 編輯 ]

參加印度反英獨立運動大會的在?印度僑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 汪精衛政權 統治下的 上海 曾?行印度反英獨立運動大會,五百餘名印度僑民代表出席大會 [10]

印度的主權與劃分 [ 編輯 ]

獨立 [ 編輯 ]

1947年6月3日, 印度總督 路易斯·蒙巴頓子爵宣佈英屬印度分割?印度?徒?多數的印度和穆斯林?多數的 巴基斯坦 。8月15日(印度獨立日)的午夜,印度成?一個獨立國家,隨後發生了印度?徒、穆斯林和錫克?徒之間的暴力衝突。新任總理 尼赫魯 及副總理 沙達·瓦拉漢·佩帖爾 邀請蒙巴頓繼續擔任 印度總督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正式成立,但仍然留在 英聯邦 內。巴基斯坦則保留君主制和總督至1956年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成立。1971年, 東巴基斯坦 脫離巴基斯坦獨立?更名? 孟加拉國

1952年,印度進行了首次大選,投票率超過62%,?生了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民主政府,這次選?,國大黨取得勝利,尼赫魯連任總理一職,?在此後確立國大黨對印度長期的領導地位。

參見 [ 編輯 ]

註釋 [ 編輯 ]

  1. ^ Timeline of India's Independence and Democracy: From 1857 to 1947 . Pacific Atrocities Education. [ 2020-05-18 ] . (原始內容 存? 於2021-01-16) (英語) .  
  2. ^ Bipan Chandra; Mridula Mukherjee; Aditya Mukherjee; K N Panikkar; Sucheta Mahajan. India's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 Penguin Random House India Private Limited. 9 August 2016 [ 2020-08-20 ] . ISBN  978-81-8475-183-3 . (原始內容 存? 於2016-12-23).  
  3. ^ Zakaria, Anam. Remembering the war of 1971 in East Pakistan . www.aljazeera.com. [ 2020-05-18 ] . (原始內容 存? 於2020-09-20).  
  4. ^ Lorenzen, D.N. Warrior Ascetics in Indian History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78, 98 (1): 617?75.  
  5. ^ Martin, Dom. Abbe Faria . V.X.V. Foundation. [ 2007-02-19 ] . (原始內容 存? 於2021-02-12).  
  6. ^ ?拉潘迪?·?塔伯曼 . tamilnation.org. 泰米爾國家基金會(Tamil National Foundation),. [ 2007-02-20 ] .  
  7. ^ Biswas, A.K. 桑塔?人起?:- 桑塔?人??人知的生活?文化?究. 蘭契 ( Ranchi )比哈爾民族福利事業?究院報告. 1995年12月, XXXV : 13?24.  
  8. ^ 可汗, Muazzam Hussain. 提?米? . 孟加拉百科 . 孟加拉國亞洲人社會(Asiatic Society of Bangladesh). [2007年2月18日] . (原始內容 存? 於2020年12月22日).  
  9. ^ 1857年印度民族起? . 自由?爭. 印度救濟與?育基金會 (IREF). [2007年2月19日] . (原始內容 存? 於2020年11月12日).  
  10. ^ 印度反英?立??大? | 上海年? . memory.library.sh.cn. [ 2021-07-29 ] . (原始內容 存? 於2021-06-28).  

參考 [ 編輯 ]

本條目含有部?來自 美國國會圖書館 國家?究 資料。這些資料由 美國聯邦政府 公共領域 出版。

延伸閱讀 [ 編輯 ]

外部連結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