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內容

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
日期 1919年5月6日至8月8日
地點
結果

拉瓦爾品第條約 [1] [2]

  • 阿富汗獲得完全獨立的外交權
  • 杜蘭線被重新確認
參戰方
阿富汗 阿富汗酋長國

英國 大英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阿富汗 阿馬努拉汗
阿富汗 納迪爾汗
英屬印度 亞瑟·巴雷特
英屬印度 雷金納德·戴爾
英國 亞歷山大·尤斯塔斯
兵力
50,000人 8個師、5個獨立旅、3個騎兵旅
傷亡與損失
約1,000人死亡 [3] 2,000 人陣亡,1,516 人受傷或病亡。數百人死於疾病 [4] [5] [3]

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 (簡稱 第三次英阿戰爭 ),始於1919年5月6日,終於同年8月8日。英國在戰術上取得勝利。戰後,重新確立了 杜蘭線 作? 阿富汗酋長國 英屬印度 之間的疆界。之後不久,阿富汗獲得獨立主權。

背景 [ 編輯 ]

第三次英阿戰爭的導火索在戰?打響之前?久就埋下了,對於英屬印度來說,阿富汗酋長國一直都是威脅。英國人擔心俄國人的擴張,害?沙皇的部隊會借道阿富汗進攻英屬印度。這段時期的英俄博?也被稱?「 大博? 」。?了徹底消除這一危險,英國人發起的兩次針對喀布爾的軍事行動,? 第一次英阿戰爭 (1839?1842)和 第二次英阿戰爭 (1878?1880)。 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的結束,標誌着英國和阿富汗之間長達四十年的關係黃金時期。在 阿布杜爾·拉赫曼汗 哈比布拉汗 統治時期,英國試圖干涉阿富汗的外交政策。在甘大麥條約的約束下,阿富汗勉?地維持着表面的獨立。「除了印度之外,沒有別的接觸世界的?口」。

1901年,阿布杜爾·拉赫曼汗的去世間接的導致了18年後爆發的戰爭。

參考文獻 [ 編輯 ]

  1. ^ Adamec, L.W. and Norris, J.A. (2010). " Anglo-Afghan Wars 頁面存?備? ,存於 網際網路?案館 )", in Encycloædia Iranica , online ed. Retrieved 19 May 2011.
  2. ^ Norris, J.A. (2010). " Anglo-Afghan Relations 頁面存?備? ,存於 網際網路?案館 )", in Encycloædia Iranica , online ed. Retrieved 19 May 2011.
  3. ^ 3.0 3.1 Third Anglo-Afghan War 1919 . OnWar.com. [ 2010-07-28 ] . (原始內容 存? 於2012-04-06).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onwar」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Lee 2019 ,第459頁.
  5. ^ Lansford 2017 ,第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