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省市議員選?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省市議員選?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選?

←  1993年 1994年12月3日 1997  →
  多數黨 少數黨
 
?袖 李登輝 施明德
政?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上任?? 1988年7月27日 1993年11月29日
?前席次 15席 6席
?后席次 16席 7席
席次差? 1 1
當選市長 1席 1席

     國民黨當選      民進黨當選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選?結果: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所?得之 臺灣省 高雄市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所?得之 臺北市
   沒有?行選?之 福建省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省市議員選? ,是 中華民國 臺灣省 省長 省議員 與兩個 直轄市 臺北市 高雄市 )之 市長 市議員 直接選? ,於1994年12月3日進行投票 [1] 。此次選?包括首次進行的 臺灣省省長 直選與升格?直轄市後首次進行的 臺北市市長 高雄市市長 選? [2] ,是歷來第一次全臺的 一級行政區首長 同時普選( 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 屬二級行政區首長選?),因而意義重大,但在 省市長選? 省市議員選? 方面皆沒有牽涉到已被 虛級化 福建省 [3]

?論 [ ?? ]

各省市之省市長選?當選者及次高票者之名單(粗體者?時任官派行政首長):

省/院轄市 當選者(登記政黨) 次高票者(登記政黨)
臺灣省 宋楚瑜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陳定南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臺北市 陳水扁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趙少康   新黨
高雄市 吳敦義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張俊雄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各省市之省市議員選?席次:

政黨 臺灣省 臺北市 高雄市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48席 20席 23席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23席 18席 11席
  新黨 2席 11席 2席
勞動黨  勞動黨 - - 0席
無黨籍 及其他 6席 3席 8席

臺灣省 [ ?? ]

選?結果 [ ?? ]

1994年中華民國臺灣省省長選?結果(??市區級)

此次省長選?是 中華民國政府 遷臺後,首次進行的大型首長選?,由 中國國民黨 提名的時任官派 臺灣省政府主席 宋楚瑜 以五成六的票數高票當選首任民選省長。 民主進步黨 提名的前 宜蘭縣縣長 與立委 陳定南 則得到三成九的票數。在省議員選?方面,國民黨獲得五成餘的票數,民進黨則獲得三成餘的票數。

省長 [ ?? ]

第一屆 臺灣省省長 選?結果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無黨籍 蔡正治 37,256 0.44%
2   新黨 朱高正 362,377 4.31%
3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宋楚瑜 4,726,012 56.22%
4 無黨籍 吳梓 25,398 0.30%
5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陳定南 3,254,887 38.72%
選?人數  11,184,258
投票數  8,517,124
有效票  8,405,930
無效票  111,194
投票率  76.15%

省議員 [ ?? ]

第十屆臺灣省議會 議員選?結果
政黨 共79席
席次 得票數 得票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48 4,223,995 51.0%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23 2,693,353 32.5%
  新黨 2 309,648 3.7%
無黨籍 及未經政黨推薦 6 1,051,015 12.7%
選?人數  11,111,460
投票數  8,480,041
有效票  8,277,831
無效票  202,210
投票率  76.32%

臺北市 [ ?? ]

政治背景 [ ?? ]

臺北市 ? 中華民國政府 所在地,享有 首都 的地位,亦?臺灣 政治 經濟 中心 [4] ,是 臺灣 人口最多、最繁榮的 都市 [5] 總統府 中央政府 各單位也都位於臺北市境內。因此 臺北市市長 由於身?臺北市最高的行政首長,其全國性的代表意義十分重要,掌握的資源也非常?富。由於臺北市是全國 外省人 比例最高的縣市 [6] ,故外省族群在臺北市的影響力也較臺灣其他縣市大,也因?外省聚落較多、公?人員的比率高, 中國國民黨 的經營也較深 [7] 。1980年代以前,外省人群聚的 眷村 通常?國民黨的鐵票區 [8] ,此區域通常被稱?「 黃復興黨部 [9]

在1951年至1967年期間,臺北市? 省轄市 ,?實施 地方自治 ,由市民直選市長 [10] 。由於此時期所?行的市長選?,當選者中本省籍的非國民黨籍人士較多,故臺北市當年亦曾經被 黨外 人士稱?「 民主聖地 [11] 。在1951年市長選?中,黨外人士 吳三連 得到九萬兩千餘票,以六成六的得票率成?臺北市的首任民選省轄市市長 [12] 。而1954年的 臺北市長選? 則由黨外人士 高玉樹 勝出 [13] 。不過在1957年 市長選? 中,由國民黨籍的 黃?瑞 當選 [13] ,且在1960年 市長選? 中黃?瑞成功獲得連任 [13] 。而在1964年 市長選? 中,黨外人士 高玉樹 則以五成二的得票率擊敗國民黨籍的 周百鍊 [11]

在1967年至1994年期間,由於臺北市被改制成?直屬中央的 直轄市 ,臺北市市長?中央政府官派,不過市長亦皆?臺灣本省籍的人士 [14] 。此次選?是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第一次?行的市長選? [10]

候選人與競選過程 [ ?? ]

此次選?中, 中國國民黨 對提名參選的人選非常不穩定,亦曾傳出是前臺北縣縣長 林?正 。最後 李登輝 總統選擇了時任官派市長的 黃大洲 民主進步黨 方面,有立委 謝長廷 陳水扁 參與市長提名初選,1994年7月17日,民進黨兩階段初選民調中,謝長廷在第一階段幹部投票中落敗,隔日謝長廷宣布退出第二階段初選,立?獲陳水扁當面邀請出任競選總幹事。 [15] : 326 最後 陳水扁 得到民進黨的提名。 新黨 則派出 立法委員 趙少康 參選。

黃大洲在選戰中以「臺北新象大洲情」作?口號,被陳水扁陣營用 臺語 揶揄?「臺北親像大蟾? [16] 」還有辯論會的「臺北怪現象大洲表錯情 [17] 」。趙少康以「中華民國保衛戰」作?號召,在辯論會中以誇張動作喊出「臺灣就要?滅了! [18] 」,?攻擊總統 李登輝 是縱容 義和團 慈禧太后 ;民進黨則是 法西斯 ,?揚言如果全民計程車行敢包圍法院,他就要「通通?起來 [19] 」,更問道陳水扁主不主張臺灣獨立,衝著高喊三聲「中華民國萬歲 [20] 」。都成?當時名言。陳水扁在辯論中以「有這?嚴重?? [21] 」作?對趙少康的「中華民國保衛戰」回應,??擊 黃大洲 任內臺北捷運追加預算 [22] ,以及批評趙少康的主張是反民主、反社區主義及反市民主義。 [23]

謝長廷 曾分析,當時趙少康陣營以打李登輝、將族群的苦難歸咎在李登輝支持 臺獨 、打壓 外省人 ;?把社會分化?臺獨及反臺獨兩個族群,意圖囊括反臺獨的票,趙少康再專攻公共政策,試圖擴張到中間選民。因此謝長廷和選戰幕僚?判,應該把趙少康「打」回去,讓他分化到 黃大洲 的票,不讓他往公共政策層面擴散。?避免喊出「快樂、希望」的陳水扁?下?和趙少康辯護,模糊形象。在選戰中,陳水扁繼續保持快樂的笑容,由謝長廷向趙少康提出「每日一問」,打擊趙少康因推動陽光法案而出名的形象。第一問問趙少康財?登記的問題,第二問問土地問題;第三問問趙少康言行不一;第四問問趙少康曾向《 讀賣新聞 》說過要聯合中國對付臺灣人的問題。 [15] : 330 面對土地問題,擅長製造話題的趙少康馬上表示謝長廷如果願意?四百萬的土地增?稅,他可以把他擁有兩塊內湖保護區內的山坡地送給謝長廷,然而趙少康始終沒有正面答覆謝長廷在「每日一問」中提到購買土地的動機問題。 [15] : 330-331

謝長廷在思考後決定接受這兩塊土地,把新聞熱度延續下去,他以群?募款的方式,1994年12月10日,在中山足球場陳水扁 謝票 ?會?募得219萬,最終於1995年1月募得396萬,在獲得趙少康贈送土地後,謝長廷於1995年6月將土地轉贈給育成殘障福利事業基金會,作?心智障?者的庇護農場。 [15] : 331

在競選期間, 陳水扁 所提出的「走出悲情,迎向希望」以及把台北市建?「快樂的市民、希望的城市」等文宣,以「快樂·希望·陳水扁」?口號。得到許多中間選民的認同。而國民黨與新黨則互相攻擊,且在關鍵時刻情治單位傳出「棄黃保趙」耳語。最終在國民黨與新黨的互?選票之下,陳水扁以近四成四選票勝出,臺北市也首度由民進黨攻下。

選?結果 [ ?? ]

1994年中華民國臺北市市長選?結果:
    陳水扁 領先但得票率小於百分之六十。
    趙少康 領先但得票率小於百分之六十。

臺北市長 首屆的選?,由民進黨提名的 陳水扁 以近四成四的票數當選,新黨提名的趙少康以三成的票數高票落選,而國民黨提名的黃大洲僅獲得兩成六的選票。在市議員選?方面,國民黨獲得三成九的票數,民進黨獲得三成的票數,而新黨則獲得兩成一的票數。

市長 [ ?? ]

第一屆 臺北市長 選?結果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無黨籍 紀榮治 3,941 0.28%
2   新黨 趙少康 424,905 30.17%
3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陳水扁 615,090 43.67%
4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黃大洲 364,618 25.89%
選?人數  1,816,986
投票數  1,426,852
有效票  1,408,554
無效票  18,298
投票率  78.53%

市議員 [ ?? ]

第七屆 臺北市議員 選?結果
政黨 共52席
席次 得票數 得票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0 544,670 39.1%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8 419,505 30.1%
  新黨 11 302,409 21.7%
中國忠義黨 0 66 0.005%
無黨籍 及未經政黨推薦 3 128,029 9.2%
選?人數  1,811,825
投票數  1,422,920
有效票  1,394,679
無效票  28,241
投票率  78.54%

高雄市 [ ?? ]

政治背景 [ ?? ]

高雄市 在經歷由公民直選市長的 省轄市 時期,以及由中央政府派任市長的 直轄市 時期後,已經長期由國民黨執政。在1951年至1979年期間,高雄市長民選時代的八屆市長選?中,黨外人士先後當選過三屆市長,僅比資源十分雄厚的國民黨籍人士少兩屆 [13] [24] [25] 。而在1979年至1994年期間,由於高雄市被改制成?直屬中央政府的 院轄市 ,故 高雄市市長 ?中央政府官派 [10] 。此次選?是高雄市改制?直轄市後第一次?行的市長選?。

選?結果 [ ?? ]

1994年中華民國高雄市市長選?結果:
    吳敦義 領先且得票率超過百分之六十。
    吳敦義 領先但得票率小於百分之六十。

高雄市長 首屆的選?,由 國民黨 提名的時任官派市長 吳敦義 當選。而在第四屆高雄市議員選?中, 國民黨 也剛好獲得過半的席次。

市長 [ ?? ]

第一屆 高雄市長 選?結果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吳敦義 400,766 54.46%
2 無黨籍 施鐘? 13,084 1.78%
3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張俊雄 289,110 39.29%
4 無黨籍 鄭德耀 7,513 1.02%
5   新黨 湯阿根 25,413 3.45%
選?人數  926,318
投票數  746,469
有效票  735,886
無效票  10,583
投票率  80.58%

市議員 [ ?? ]

第四屆 高雄市議員 選?結果
政黨 共44席
席次 得票數 得票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3 337,677 46.3%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1 181,330 24.9%
  新黨 2 35,138 4.8%
勞動黨  勞動黨 0 1,563 0.2%
無黨籍 及未經政黨推薦 8 173,960 23.8%
選?人數  923,456
投票數  744,775
有效票  729,668
無效票  15,107
投票率  80.65%

相關條目 [ ?? ]

?考文? [ ?? ]

引用 [ ?? ]

  1. ^ 中選會資料庫網站 ?面存??? ,存于 互???案? ),中央選?委員會
  2. ^ 政治參與的擴大 [ 失效連結 ] ,中華民國?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1992年第二次修定的憲法增修條文中,賦予地方自治明確的法源基礎,?且開放省市長民選。據此,立法院於1994年通過《省縣自治法》及《直轄市自治法》,台灣的地方自治正式進入依法實施的時代。同年年底,?行第一屆省長、台北市長、高雄市長選?。」
  3. ^ 司法院釋字第四八一號解釋 [ 失效連結 ] ,中華民國司法院,1994年。「行政院據此所訂定之福建省政府組織規程,未規定由人民選?省長及省議會議員,乃斟酌福建省之特殊情況所?之規定,?事實上所必需,符合母法授權之意旨,與憲法第七條人民在法律上平等之原則亦無違背。」
  4. ^ 臺北市 ?面存??? ,存于 互???案? ),中華民國?育部:?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5. ^ 土地面積、村里?、戶數?現住人口數統計表 ?面存??? ,存于 互???案?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資訊網
  6. ^ 93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究 ?面存??? ,存于 互???案?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7. ^ 台灣族群政治 ?面存??? ,存于 互???案?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授
  8. ^ 中常委明補選…/不?馬震怒 黃復興繼續鎖票 ?面存??? ,存于 互???案?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但黃復興系統向來是國民黨鐵票區,藍營人士都等著看黨中央會如何處置。」
  9. ^ 黃復興黨部 ?面存??? ,存于 互???案?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
  10. ^ 10.0 10.1 10.2 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面存??? ,存于 互???案? ),台灣大百科全書
  11. ^ 11.0 11.1 Richter(2010年1月8日) 臺北的世界大戰 ?面存??? ,存于 互???案? ),地圖會說話,?客邦
  12. ^ 台灣首屆縣市長選?之?究(1950?1951) ?面存??? ,存于 互???案? ),蔡秀玲,國立?華大學歷史?究所
  13. ^ 13.0 13.1 13.2 13.3 《中華民國選??況》,中央選?委員會,1984年6月
  14. ^ 台北市長.台北市民 ?面存??? ,存于 互???案?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15. ^ 15.0 15.1 15.2 15.3 呂政達. 《謝長廷-人生這條路》. 大村文化出版. 1995年9月. ISBN  957-9356-72-6 .  
  16. ^ AB01 誓師高雄-陳水扁 1994.9.28 ?面存??? ,存于 互???案? ),32分00秒起,youtube。
  17.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1) [ 失效連結 ] ,6分40秒起,youtube。
  18.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2) [ 失效連結 ] ,0分10秒起,youtube。
  19.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2) ?面存??? ,存于 互???案? ),7分26秒起,youtube
  20.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2) ?面存??? ,存于 互???案? ),2分04秒起,youtube
  21.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1) ?面存??? ,存于 互???案? ),7分28秒起,youtube
  22.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1) ?面存??? ,存于 互???案? ),5分41秒起,youtube
  23. ^ 1994年台北市長參選人辯論會 (1) ?面存??? ,存于 互???案? ),7分55秒起,youtube。
  24. ^ 劉頂順, 高雄市地方派系之?究---以澎湖派、台南派?例 [ 失效連結 ] , 臺南師範學院?土文化?究所碩士論文, 2001
  25. ^ 林文斌, 從派系競爭到政黨對抗?以台南、高雄地方政治?例 ?面存??? ,存于 互???案?

來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