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重定向自 香港行政會議

行政會議 (簡稱 行會 ;英語: Executive Council ,?? ExCo ), 香港主權移交 前稱? 行政局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內閣 及顧問機構 [1] ,於 香港政府 內協助 行政長官 決策的最高級 行政機構 ,由行政長官主持及任命成員。

現時行政會議有33位成員,包括行政長官(會議主席)、16位 問責官員 官守議員 )及16位非官方人士( 非官守議員 ,包括召集人) [2] ,成員均屬 公職 ?支薪 [3] 。行政會議每周在 行政長官辦公室 ?行一次會議,通常?星期二早上( 公?假期 除外)。

香港基本法 》規定,行政長官作出任何重要決策前,均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 」。 [2] 行政會議實行保密制及 集體負責制

歷史 [ ?? ]

英國殖民地 時期,行政局(成立初期稱? 議政局 )由 香港總督 主持,邀請知名社會人士擔任成員(當時稱?議員),通常有十多人,重要決策均需由 總督會同行政局 通過後才能執行。行政局議員由香港總督委任,分?「官守」(?正在擔任官職之意)和「非官守」兩類;有四名當然議員,包括 駐港英軍 三軍司令(至1993年)、 布政司 財政司 律政司

行政局議員需遵守和 英國內閣 相同的「保密制」及「 集體負責制 」:?是所有議員均需對會議過程保密,政策決定後各議員對外均需支持該政策。這制度在行政會議中仍然保留,但不少人、包括現任成員均認?這制度有需要檢討;而近年亦有少數例子,例如身兼立法會議員或非官守的行政會議成員公開反對政府政策,違反集體負責制 [4]

香港主權移交 後,行政局改稱行政會議,大致繼續其職能,但不設當然成員(不再稱?議員);所有行政會議成員的任命和取消都由行政長官決定,但「保密制」及「 集體負責制 」維持至今。

1997年首任特首 董建華 上任,延續英治時期做法,只將三位司長納入,?無將政策局局長列?成員;但因?特首可隨時要求各級官員列席會議,故是否正式成員?不重要。2002年7月董建華推行 高官問責制 ,將所有局長列入行政會議,令政府官員數目??大多數(三位司長加上十一局長的官守議員合共十四位,而非官守成員只有五至七人),被指令非官守議員無法對行政長官決定政策?生影響力。

2005年 曾蔭權 接任行政長官後,增加行政會議非官方成員的人數,非官守議員及官守議員達至一比一。行政會議的官守議員除了三位司長會出席所有會議外,其他官守成員(?各決策局局長)可以選擇只在會議涉及本身負責的事務時才出席。

職能 [ ?? ]

主權移交前,行政局是港英政府?釀政策的地方,香港總督在決定重要決策或向 立法局 提交 法案 前均先由 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 通過;由於 在1991年立法局部分議席改?直選前 ,立法局議員大多數均由香港總督委任或間接選??生,而且不少立法局議員均兼任行政局議員,立法局實際只是「 橡皮圖章 」,不會遇到多少阻力;而如果香港總督不同意行政局大多數人決議時,他需要把原因交往 英國外交部 備案 [5] ,因此行政局對香港總督決策有相當影響力。學者稱此模式?「行政吸納政治」 [6] [7]

主權移交後,行政會議只會向行政長官一人負責;行政長官如果不同意行政會議大多數人的決議時,只須將理由記錄在案。 [8]

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只當行政會議?智囊團,行政會議失去原有作用;2002年董建華推行問責制後,所有問責司局長自動成?行政會議成員,作用減少。

曾蔭權 上任後,恢復行政會議功能,增加官守和非官守成員,部分 建制派 立法會議員加入行政會議(一般?建制派政黨代表),使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成?政府在立法會的代表,被批評是向立法會箝票,確保法案獲得足?票數支持。

現任成員 [ ?? ]

根據《 基本法 》,行政會議不如香港主權移交前的行政局般有當然議員。行政會議所有成員任免皆由行政長官決定;他們可來自行政機關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和社會人士,任期不得超過任命他們的行政長官的任期(?最多五年)。

主席 [ ?? ]

姓名 政黨 職銜
李家超 無黨籍 行政長官

副主席 [ ?? ]

姓名 政黨 職銜

官守議員 (內閣成員) [ ?? ]

  • 司長
姓名 政黨 職銜
陳國基 無黨籍 政務司司長
陳茂波 財政司司長
林定國 律政司司長
  • 副司長
姓名 政黨 職銜
卓永興 無黨籍 政務司副司長
黃偉綸 財政司副司長
張國鈞 律政司副司長
  • 決策局局長
姓名 政黨 職銜
楊潤雄 無黨籍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
曾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鄧炳? 保安局局長
謝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蔡若蓮 ?育局局長
孫東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漢豪 發展局局長
楊何?茵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林世雄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孫玉?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何永賢 房屋局局長
盧寵茂 醫務?生局局長
丘應樺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許正宇 民建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麥美娟 工聯會 民政及?年事務局局長

非官守議員 [ ?? ]

  • 召集人
姓名 政黨 其他公職
葉劉淑儀 新民黨 新民黨 主席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西
前任 保安局局長
  • 成員
姓名 政黨 其他公職
李國章 無黨籍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 委員
東亞銀行 副主席
前任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前任 ?育統籌局局長
前任 香港大學 校務委員會主席
前任 香港中文大學 校長
前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
林健鋒 經民聯 經民聯 副主席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 商界(第一) )
張宇人 自由黨 自由黨 黨魁
立法會議員 ( ?食界 )
廖長江 無黨籍 立法會 建制派 召集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 商界(第二) )
廉政公署貪?問題諮詢委員會主席
林正財 無黨籍 安老事務委員會 主席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
任志剛 無黨籍 前任 香港金融管理局 總裁
劉業? 經民聯 經民聯 副主席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 ?議局 )
新界?議局 主席
屯門?事委員會 主席
湯家? 民主思路 民主思路 召集人
前任 立法會議員 ( 新界東 )
前任 香港大律師公會 主席
前任 公民黨 成員
吳秋北 工聯會 工聯會 會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 香港島東 )
陳克勤 民建聯 民建聯 主席
立法會議員 ( 新界東北 )
前任 行政長官辦公室 特別助理
高永文 無黨籍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前任 食物及?生局局長
陳健波 無黨籍 立法會議員 ( 保險界 )
前任 監警會 副主席
鄭慕智 無黨籍 香港聖公會?省 法律顧問
香港恒生大學 校務委員會主席
前任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前任 保險業監管局 主席
陳?霞 無黨籍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 高級顧問
梁高美懿 無黨籍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大學 司庫

?任成員 [ ?? ]

英屬香港行政局?任成員列於 香港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列表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任成員列於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

成員之利益登記冊 [ ?? ]

近代,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都有利益申報規定,登記冊供社會公??閱, 利益衝突 接受公?監督。行政會議成員的利益申報資料顯示香港本地物業業權及海外置業資料。報紙描述其中成員封?「樓王」、「樓后」、「收租王」、「 新界 地王」等。 [9]

?考文? [ ?? ]

  1. ^ 香港?況 . GovHK 香港政府一站通. [ 2019-02-07 ] . (原始?容 存? 于2019-01-05).   ?面存??? ,存于 互???案?
  2. ^ 2.0 2.1 行政會議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2010-07-06 ] . (原始?容 存? 于2021-05-08) (中文(香港)) .   ?面存??? ,存于 互???案?
  3. ^ 行政會議成員酬金回復至原有水平 ?面存??? ,存于 互???案? ) 政府新聞公布 2015年1月16日
  4. ^ 時事雙對論: 行會「鬼打鬼」? 互???案? 存? ,存?日期2015-11-25.晴報 2013年11月15日
  5. ^ 皇室訓令 》第12條
  6. ^ 存?副本 . [ 2019-06-10 ] . (原始?容 存? 于2021-03-10).   ?面存??? ,存于 互???案?
  7. ^ 存?副本 . [ 2019-06-10 ] . (原始?容 存? 于2021-03-10).   ?面存??? ,存于 互???案?
  8. ^ 基本法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2010-07-06 ] (中文(香港)) . 香港基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行政長官如不採納行政會議多數成員的意見,應將具體理由記錄在案。」   [ 永久失效連結 ]
  9. ^ 梁班子申報利益 人均三物業 ?面存??? ,存于 互???案? )中評社 2012年8月11日

外部連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