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香港應用科技?究院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香港應用科技?究院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香港應用科技?究院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公司類型 公營公司
成立 2000年
創辦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编辑维基数据
代表人物 主席 李惠光工程師,太平紳士
總部   香港 沙田 香港科學園 科技大道東2號光電子中心5樓
?? 資訊及通訊科技
?站 www.astri.org

香港應用科技?究院有限公司 (英語: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縮寫? ASTRI )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於2000年成立。應科院致力在五個重點範疇進行應用?究,包括 金融科技 智慧城市 、新一代 通訊 網絡、 智能製造 數碼健康科技

應科院在香港成立註冊?私人有限公司,?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創新及科技局 轄下的 創新科技署 監督運作。

應科院現時?香港最大型由政府資助的科?機構,首要目標是進行前瞻及應用科技?究,向不同業界作出技術轉移,?培育技術精湛的科?人才。應科院在科技價??中擔當重要角色, 聯繫公營機構、私營企業及學術院校中的各項?發資源。

應科院科技?究(深?)有限公司於2008年在深?成立,是香港應用科技?究院的全資附屬公司,負責拓展應科院在內地的業務。

發展 [ ?? ]

過去數十年,應科院成功把多項科技和對策方案轉移至多間以香港和內地?基地的企業。應科院在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批專利的數目累積共超過900項。香港特區政府視?發和培育科?人才?應科院的主要任務之一。

應科院與業界共有五個合作模式:

  • 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平台項目: 應科院擁有所有知識?權,但業界?伴可以非獨家特許授權知識?權。
  • 業界合作項目: 應科院及合作?伴雙方均投入基金和其他資源。
  • 合約?究項目: 業界?伴須負責全部?發成本,?究項目會按業界?伴個別需要而制定。
  • 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種子項目: 前瞻性和探索性質的?發項目,?將來的項目奠下基礎。
  • 業務分?: 業界?伴或投資者收購技術,全權負責把技術市場化。

歷史 [ ?? ]

應科院的重要發展時間表: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1 月成立應科院
  • 應科院於2001年開始運作
  • 於2001年5 月成立香港賽馬會中藥?究院?附屬公司
  • 於2002年10 月提交首個美國專利申請
  • 於2003年6 月錄得首次收入
  • 於2004年4月成功完成首個業務分?,把光子技術分?到新科實業有限公司
  • 於2005年3 月成功獲批首個美國專利
  • 於2005年12月把無線電技術分?到邁威爾科技有限公司
  • 於2006年4月把WiFi無線上網技術分?到奧泰爾科技有限公司
  • 於2006年4月獲創新科技署指定?資訊及通訊技術?發中心
  • 2007/08年度的業界投入資金開始超過一千萬港元
  • 於2008年成立應科院科技?究(深?)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
  • 於2009年12 月, 獲批的專利數目達至50 項
  • 於201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究中心 (香港分中心),?與南京東南大學合作
  • 於2015年3月,獲批的專利數目超過500 項
  • 於2022年1月,成立「金融科技未來領袖學院」 [1]

董事局 [ ?? ]

應科院由行政總裁領導,?由來自工商界、學術界及香港特區政府代表組成的董事局管治。董事局成立了三個功能委員會,?財務與行政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以協助董事局管治應科院。

現任董事局成員包括:

  • 主席: 李惠光工程師,太平紳士
  • 董事: 陳俊光?授、趙汝恒?授、鄒金根先生、周博軒先生、周世?先生、莊子雄先生、何達先生、何偉中先生、李治緯先生、馬衡先生、吳漢瑜先生、吳其??授(工程師)、吳民卓博士、戴劍寒博士(工程師)、湯達熙先生、黃錦沛先生(銅紫荊星章,太平?士)、王賢敏女士
  • 官守董事: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先生(太平?士),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女士(太平?士)

高級行政人員 [ ?? ]

  • 行政總裁: 葉成輝 博士
  • 首席科技總監: 許志光博士
  • 首席營運總監: 陳滿恒先生
  • 首席財務總監: 容慧琪女士
  • 首席行政總監: 何景文先生

重點?發範疇  [ ?? ]

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發項目可歸納於七個科技領域:

  • 混和信號系統晶片
  • 先進數碼系統
  • 電子元件
  • 光電子
  • 智能軟件與系統
  • 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
  • 通訊技術

運用以上科技部門的?發能力,應科院重點發展五個範疇的應用?究: 

  • 金融科技: 網絡安全、區塊?和大數據分析
  • 智能製造: 機器視覺、信息物理系統、感測、智能能源和功率電子
  • 新一代通訊網絡: 無線接入網絡、移動核心網和移動和物聯網平台
  • 數碼健康科技: 小型診斷設備、醫療圖像分析和生物信息學計算
  • 智慧城市: 智能網絡、智能移動和智能生活

聯合?發實驗室及合作中心 [ ?? ]

應科院或會因應與其他機構合作、或?特定目標,而成立多個?發實驗室,其中包括: 

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究中心香港支部: 圍繞微電子和集成電路與系統的?發,在混和合信號系統芯片、先進數碼系統和封裝設計三個方向上開展科學?究、工程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工作。

應科院網絡安全?究與培訓中心: 香港首個可以監察及模擬各地網絡攻擊情況的?究與培訓中心。中心由應科院及香港警務處合作成立,旨在?執法部門和金融機構的網絡安全人員提供最先進的培訓。

應科院網絡安全?究所: 專?網絡安全而設的?發與知識共享?究所。應科院的世界級?發團隊,深入調?最新的網絡攻擊,?透過應科院的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平台「ASLintel」交換情報。

應科院─ 香港國際機場 智能機場聯合?發中心

金管局 ─應科院金融科技創新中心

中銀香港 -應科院金融科技聯合創新中心

??銀行 -應科院聯合硏發創新實驗室

參見 [ ?? ]

參考資料 [ ?? ]

外部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