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蔣總統秘錄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蔣總統秘錄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蔣介石秘?
假名 しょうかいせきひろく
國立中正紀念堂展示的日文版《蔣介石秘錄》

蔣總統秘錄 》,日文版題爲《 ?介石秘? 》(日?: 蔣介石秘? ),是 日本 ?經新聞社 於1970年代依據 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政府 各有關機關現存官方資料,所彙編而成的一套?述 中華民國故總統 蔣中正 生平的 書籍 ,由 古屋奎二 主筆,總連載期間2年4個月,總連載篇數650篇 [1] :200 。1974年8月15日起在《 ?經新聞 》以日文連載,以蔣中正之勳業?中心,對八十年來之 中日關係 重作歷史衡量,每週刊載6天,每天平均字數約2500字,一年以上刊完。 [2] :225 直至1976年12月25日?止。同一時期《 中央日報 》也做中文連載,副標題?《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日中?係八十年の?言 )。

?要 [ ?? ]

《蔣總統秘錄》中央日報社中文版精裝單行本第一冊
國立中正紀念堂展示的《蔣總統秘錄》英文版

1974年8月15日,《?經新聞》開始連載《蔣介石秘錄》,?報導蔣中正「健康逐漸恢復中,目前在處理政務」;報導中說,蔣中正將在本年10月31日迎接米壽(88歲 生日 [3] :目錄前1-4 。《?經新聞》連載完成後,?經新聞社於1978年4月5日在 神奈川縣 足柄下郡 箱根町 建立「中正堂」,以資紀念。

對於《蔣總統秘錄》的連載意旨,《?經新聞》聲言: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是站在 中華民國 蔣總統的觀點,回顧?展望20世紀中國和日本的歷史,希望能有所裨益於中日兩民族?正友好的基礎。……
我們這些生存在現時代的人,負有對於後世流傳歷史事實的 義務 ;我們必須肯定「事實就是事實」,要?可能忠實地把?記錄下來。
然而有所謂「時代的潮流」,往往連歷史事實都給改寫了,譬如說:在 終戰 以前,我們所聽到的「 支那 」,其實只是根據一小撮日本 軍閥 的意旨所故意歪曲、故意渲染的中國;像那樣錯誤的「中國觀」,流掉了多少人的鮮血、招來了多?慘痛的結果,想必是已經無須再加申論了!
當前的中日關係,又是相當地微妙、複雜,存在著不論是誰也都不願意?一?的 忌諱 ;而且,被故意隱匿的事實和只能片面談論的事實,說來?不算少!
《蔣總統秘錄》?特?要向這一類的忌諱挑戰。
正因?中日關係也許是複雜的,所以我們更要拿出勇氣來正視歷史;相信對於加深兩民族之間的信賴關係,是有其必要的。 [4] :目錄前7-15

?經新聞社於1975年至1977年以日文出版《蔣介石秘錄》 單行本 全15冊,每冊書名各有一個副標題。 中央日報社 以中文出版單行本全15冊均無副標題,第1至14冊?正文,第15冊?中央日報社自編的全書 索引 。中央日報社版中文書名定?《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陳在俊?譯, 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 秦孝儀 校正,《中央日報》總編輯薛心鎔負責連載與單行本印刷,《中央日報》發行人 楚崧秋 作單行本〈前言〉。中央日報社版分? 平裝 版與 精裝 版,只有平裝版才有封面照片。 美國 聖若望大學 於1981年出版 張純明 ?譯的英文版,英文書名定?《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全一冊。?經新聞社又於1985年出版「改訂特裝版」( 改訂特?版 ),分?上下冊,書名?加了副標題《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日中?係八十年の?言 )。 中?大? 也曾出版?多?版本,但均以“ ?部?行 ”或者“限???行”的名??行。

1976年, 國立編譯館 輔導 臺南市 臺灣志成出版社 漢麟出版社 出版 歷史? 冊《蔣總統秘錄史?》, 陳慶? 指導, 許松山 繪圖。

1977年 金鼎? 頒?典禮,《蔣總統秘錄》獲頒圖書出版金鼎?。

國立中正紀念堂展示的?經新聞社中正堂照片

臺北市 國立中正紀念堂 有展示《蔣總統秘錄》的日文15冊版與英文版,以及?經新聞社中正堂的外觀與內景照片各一張。中正堂外觀照片是1978年當時?經新聞社社長 鹿內信隆 贈送的照片 [5] [6]

連載經過 [ ?? ]

依據《?經新聞》的說明,《蔣總統秘錄》的連載經過如下。

《蔣總統秘錄》的連載企?,著手於1973年5月;經過三個月的準備,《?經新聞》在1973年8月上旬請 日華協力委員會 (當時會長是 石井光次? )通過 中日合作策進會 (當時會長是 谷正綱 ),正式向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國民黨提出協助採訪取材的要求。中華民國方面,由中日合作策進會與有關機關及 總統府資政 張群 等人商洽,乃確立黨和政府的協力體制,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 秦孝儀 負其總責,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當時主任委員是 杜元載 )?中心。1973年11月1日,《?經新聞》與中國國民黨?行會談,張群主持,雙方原則同意正式展開取材活動。 [4]

《?經新聞》更訪問 第一夫人 宋美齡 行政院院長 蔣經國 等蔣家關係者,及始終追隨蔣中正的張群與 何應欽 ,及曾?重要事件當事人的 魏道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時 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 )、 顧祝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 抗日戰爭第三戰區 司令)、 石覺 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 軍長 )、 黃杰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軍長、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軍長)、 方先覺 國民革命軍第十軍 軍長)、 冷欣 中華民國陸軍 副參謀長)、 ?先銘 陸軍總司令部 第二處處長)、 石美瑜 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庭長、 審判長 )、 徐煥昇 國民革命軍空軍 第二路軍副司令)、 王鐵漢 九一八事變 瀋陽 警備團團長)、 祁國軒 蘆溝橋事變 時擔任 排長 )等人。 [4]

中國國民黨無條件提供黨史官方紀錄、 總統府 公文書、外交文書、戰史資料、蔣中正講詞、蔣中正 日記 、蔣中正 回憶錄 等過去從未公開過的重要文獻,《?經新聞》採取以這些資料?準據的方式加以編撰。這個方式的優點是能?將過去所發生的事件,一一根據官方文獻,對於當時蔣中正與中華民國政府如何考慮、如何行動,不再站在 日本人 已耳熟能詳的日本立場,而是從中華民國的立場、根據官方紀錄?明事實。 [4]

在提供資料中,包括原來被列?「極機密」的外交文書原文複印本,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結束時 蘇聯 的活動、《 雅爾達協定 》?迫中國犧牲等內幕、足以傳達中華民國與蘇聯外交談判?實氣?的問答紀錄;因?這些文件不允許被?往國外,《?經新聞》乃於1974年2月在臺北市設立「執筆室」,擔任執筆者?編輯委員 古屋奎二 ,擔任採訪者?岩野弘、下室進、住田良能及照相部次長間山公?,連載體制?之齊備。 [4]

版本資訊 [ ?? ]

中央日報社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一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4年10月31日初版 [7]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二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5年3月29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三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5年7月30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四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5年10月31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五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6年1月31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六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6年4月4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七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6年8月15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八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6年10月31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九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7年1月31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十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7年3月29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十一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7年5月31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十二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7年7月31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十三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7年9月30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十四冊》: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中央日報社1977年12月25日初版。
  • 《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第十五冊 索引本》:中央日報編印,中央日報社1978年6月15日初版。
哈??出版社 版(???? 求?出版社
  • 《中日?系八十年之?言》:全套五卷,?者不明,?部?行,1987年1月初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
  • 《蔣介石秘錄》:全套四卷,使用中央日?社版?文,譯者改?「《蔣介石秘錄》?譯組」,?部?行,1988年12月初版。
?西人民出版社
  • 《?介石秘?》:上下?,木吉雨、王?等?,限???行,1989年1月初版。

各冊封面與內容 [ ?? ]

中央日報社版 [8]
  • 第一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穿著黑色 馬? 的坐姿。
  • 第一冊內容:第一章〈戰爭結束前後〉、第二章〈 辛亥革命 與日本〉。
  • 第二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隨侍 孫中山 之合影及孫中山書贈蔣中正之 對聯
  • 第二冊內容:第二章〈辛亥革命與日本〉。
  • 第三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於1911年(民國元年)留影,背景照片?蔣中正親寫之 中華革命黨 入黨誓約。
  • 第三冊內容:第三章〈中華民國之誕生〉。
  • 第四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於1915年(民國4年)參加 肇和起義 時期留影,背景照片?蔣中正手擬之〈 淞?起義 軍事計?書〉。
  • 第四冊內容:第四章〈 袁世凱 竊國〉。
  • 第五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於1922年(民國11年)在 桂林軍次 留影 [9]
  • 第五冊內容:第五章〈磨鍊和考驗時代〉、第六章〈 共?黨 的始動〉。
  • 第六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於1926年(民國15年) 誓師 北伐 時留影。
  • 第六冊內容:第七章〈北伐的進擊〉。
  • 第七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於完成北伐之後在 北京 香山 碧雲寺 祭告孫中山,旁立者?宋美齡。
  • 第七冊內容:第八章〈全國統一〉、第九章〈孕育危機的東北〉。
  • 第八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與宋美齡於1932年(民國21年)1月留影。
  • 第八冊內容:第十章〈九一八事變〉。
  • 第九冊封面:封面照片?1934年(民國23年)蔣中正與宋美齡在 南昌 街頭視察 新生活運動 進展情況時留影。
  • 第九冊內容:第十一章〈敵乎?友乎?〉。
  • 第十冊封面:封面照片?1936年(民國25年)10月,蔣中正50歲生日,與宋美齡在 洛陽 留影。
  • 第十冊內容:第十二章〈 西安事變 〉。
  • 第十一冊封面:封面照片?1937年(民國26年)7月17日,蔣中正在 廬山 談話會發表 「最後關頭」演說 ,宣布抗戰決心。
  • 第十一冊內容:第十三章〈 盧溝橋事變 〉、第十四章〈泥沼戰線〉。
  • 第十二冊封面:封面照片?抗戰時期,蔣中正、宋美齡與 美國空軍志願隊 將軍 陳納德 合影。
  • 第十二冊內容:第十五章〈大東亞的奢望〉、第十六章〈抗戰的破壞者〉、第十七章〈美日戰爭〉。
  • 第十三冊封面:封面照片?1943年(民國32年)11月,蔣中正與宋美齡參加 開羅會議 ,與 美國總統 羅斯福 英國首相 邱吉爾 合影。
  • 第十三冊內容:第十七章〈美日戰爭〉、第十八章〈美國的失策〉、第十九章〈對日寬大政策〉。
  • 第十四冊封面:封面照片?蔣中正在 金門 毋忘在? 刻石 前留影。
  • 第十四冊內容:第二十章〈勝利的後遺症〉、第二十一章〈從憂患中新生〉、〈執筆者結語〉。
  • 第十五冊封面:封面照片?第一至十四冊之封面照片彙集而成。
  • 第十五冊內容:全集索引,分?〈總目錄〉、〈圖片部分〉、〈重要地名索引〉、〈重要人名索引〉、〈重要事務名詞索引〉與〈蔣總統年表〉。

評論 [ ?? ]

1975年2月26日, 姚立民 (1933年出生, 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畢業,曾在《中央日報》擔任記者、編輯)在香港《 七十年代月刊 》撰文嘲諷《蔣總統秘錄》 [10]

《蔣總統秘錄》記述 南京大屠殺 的死亡人數?30萬至40萬人,日本 保守主義 政治評論家 遠藤欣之助 曾在日本保守主義雜誌《 月刊日本 》2008年4月號上批評這是「?言的溫床」( ?言の?床 )。

參考文獻 [ ?? ]

  1. ^ 日本?經新聞連載、 中央日報 譯印:《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十四冊》,台北:中央日報社,1977年12月25日初版
  2. ^ 何應欽. 附錄(十)〈何應欽上將接見新生報記者王杏慶關於蔣總統秘錄之談話〉. 《中國與世界前途》. 台北: 正中書局 . 1974-10. 這篇連載是於去年五月開始準備的,根據我國官方紀錄、戰爭紀錄,以及私人日記、回憶等過去從未公開過的重要文獻,由「?經新聞」編輯委員古屋奎二執筆撰就。  
  3. ^ 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一冊》,中央日報社1974年10月31日初版,〈總統健康近況〉
  4. ^ 4.0 4.1 4.2 4.3 4.4 日本?經新聞連載、中央日報譯印,《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全譯本 第一冊》,中央日報社1974年10月31日初版,〈「?經新聞」說明內容及撰寫經過〉
  5.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日本箱根中正堂照片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2013-01-25 [ 2013-10-05 ] . ( 原始?容 存?于2013-10-06).  
  6.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蔣總統秘錄於?經新聞連載完成特建紀念堂照片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2013-01-25 [ 2013-10-05 ] . ( 原始?容 存?于2013-10-06).  
  7. ^ 初版日期以中央日報社版各冊版權頁標示?準。
  8. ^ 中央日報社版第一冊無封面照片之說明。第二冊以下各冊封面照片與背景照片之說明,以中央日報社版各冊〈編輯要旨〉?準。
  9. ^ 《中央日報》. 民國十年冬,國父在廣西準備北伐時,總統蔣公在廣州籌劃軍事。國父數次電催蔣公赴桂林,商?作戰計?。蔣公於十一年「月抵桂林大本營謁國父」。此影係蔣公攝於桂林軍次親題之照片。 . 《國家文化資料庫》. 1975-04-16 [ 2013-11-08 ] .   [ 永久失效連結 ]
  10. ^ 姚立民. 爐邊夜話「蔣總統秘錄」 . 《七十年代月刊》. 1975-02-26 [ 2013-10-05 ] . ( 原始?容 存?于2013-10-06). 更荒唐的是,《中央日報》譯者還特別註明:「本連載所引用中華民國官方文書,由《?經新聞》根據中文意譯,現回譯?中文,自與原文不盡吻合;但其中大意,要仍正確無誤。」(《秘錄》前言第10頁)「官方文書」何等重要,站在史料的立場來看,是差不得一個字的。?什?不能根據中文原文直接照抄,而要根據意譯過的日文再回譯?中文??除了奴性太深之外,實在別無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