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1992年?2006年)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1992年?2006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Република Црна Гора
Republika Crna Gora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1992-2003)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2003-2006) 的聯邦 構成國
1992年-2006年

(1993?2004)

(2004?2006)
旗?

(1993?2004)

(2004?2006)
紋章


首府 波德戈里察
政府
 ? ?型 共和國
總統  
? 1991-1998
莫米爾·布拉托維奇 (首)
? 2003-2006
菲利普·武???奇 (末)
歷史  
?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1992年4月28日
?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2003年2月4日
? ?立
2006年6月5日
貨幣 南斯拉夫第納爾 (1992年-1999年)
德國馬克 (1999年-2002年)
歐元(2002年-2006年)
前身
?承
蒙特內哥羅社會主義共和國
蒙特內哥羅
今?于   蒙特內哥羅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在1992年至2006年間分別是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下的一個 政治實體 ;直到2006年蒙特內哥羅宣佈獨立,塞蒙正式解體?止。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解體後,剩餘的塞爾維亞及蒙特內哥羅乃決定放棄共?主義,確立民主體制,改組成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蒙特內哥羅就是南聯盟底下的一個政治實體,2003年又改?塞蒙,2006年蒙特內哥羅經 公民投票 確認,正式宣佈成?一個主權獨立國家。

?史 [ ?? ]

蒙特內哥羅總統 米洛·久?諾維奇 (右),於1999年11月4日和 美國國防部長 威廉·柯恩 五角大廈 內的會談

在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體制之下,蒙特內哥羅由前 南斯拉夫共?黨 莫米爾·布拉托維奇 所領導,他同時也是塞爾維亞總統 斯洛博丹·米洛塞維奇 的支持者,?曾在 反官僚革命 中支持 米洛塞維奇 。之後他們兩人便在各自的共和國中掌權。在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存在的最後一年, 布拉托維奇 曾支持米洛塞維奇對共黨會議中「一員一票」制的要求,此?致使塞爾維亞人在會議中擁有優勢,也造成南共與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先後瓦解。當 義大利 等國提議只要蒙特內哥羅脫離南斯拉夫就能加入 歐洲共同體 時,布拉托維奇就顯露出不願再與塞爾維亞共組聯盟的態度。然而他獨立的念頭在受到塞爾維亞的壓力後便隨之打消。1992年蒙特內哥羅在放棄共?體制改採民主制度後,布氏同意加入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同一年將首府名稱由原先的 狄托格勒 改? 波德戈里察 ,翌年又將原先共?時期的國旗廢止,改採用?一面三色橫條旗。此旗與塞爾維亞的相似,但中間的藍色部分較淺,尺寸也比較長,以突顯出在共?時期,這兩個使用同一面旗的共和國之間的差異。

蒙特內哥羅繼續與塞爾維亞結?聯邦有許多重要性,第一,?沿續了南斯拉夫國家的法理地位,而且也能讓 塞爾維亞 不會成?一個 內陸國 ,藉以保有?的海軍。其次,塞蒙聯邦的存在也讓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者相信 蒙特內哥羅人 只是 塞爾維亞人 的一個 亞群 ,而不會獨立成?一個 民族

?立 [ ?? ]

隨著時間的流逝,米洛塞維奇跋扈的態度使蒙特內哥羅人開始尋求獨立。1996年蒙特內哥羅開始採用 德國馬克 。1998年布拉托維奇?任後,接任的久?諾維奇便開始反米洛塞維奇,逐漸走上獨立之路。

2000年米洛塞維奇失勢後,蒙特內哥羅當局及國際社會就開始向塞爾維亞施壓,尋求取消南斯拉夫?將其改?一個?散的 邦聯 ,此?促使南斯拉夫的終結,?於2003年改?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3年後的2006年蒙特內哥羅經公民投票正式成?主權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