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胡漢民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胡漢民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胡漢民
  中華民國 第1任 國民政府 立法院 院長
任期
1928年10月8日?1931年3月2日
?任 林森 (未就任)
代理: 邵元沖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2任 中央政治委?? 主席
任期
1925年3月12日?1925年7月1日
前任 孫文
?任 汪兆?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6任 中央政治委?? 主席
任期
1927年4月12日?1928年3月7日
前任 ?中正
?任 ?中正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2任 中央?行委?? 常?委?? 主席
任期
1935年12月7日?1936年5月12日
前任 ??江
?任 ?中正
  中華民國 大元帥府 代理大元?
(代理)
任期
1925年3月12日?1925年7月1日
前任 孫文
?任 汪兆? ?民政府 主席)
?人?料
性?
出生 ( 1879-12-09 ) 1879年12月9日( 光? 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朝 廣東省 番?縣 (? ?州市 城區)
逝世 1936年5月12日 ( 1936歲?05?12 ) (56歲)
  中國 廣州市
籍? 江西 吉安
?籍   中華民國
政?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 ?淑子
?? 革命家
政治家
理論家

胡漢民 (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原名 衍鴻 展堂 不?室主 廣東 番?? 人氏,原籍 江西 吉安府 ?陵? 延福??山村,中?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家、?法家與?人, 中國國民黨 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民黨前期的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註 1]

生平 [ ?? ]

任廣東都督時之胡漢民,攝於1912年左右
雷蔭棠先生之墓碑,胡漢民書,碑文(落款)在 文化大革命 期間被破壞。位於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胡漢民? 國立中山大學 校董之一,此乃工學院奠基。

1879年12月9日,出生于 廣東 番?? ,胡家原籍江西廬陵,至其祖父到廣州做官,定居廣州。父親輾轉於 博羅 茂名 德慶 等縣做幕僚。八歲時隨家?回?州 ??街 居住,就讀私塾,與長兄師從張德瀛。1891年,十三歲時?喪父,輟學,十五歲喪母,家計困窘,次年長兄開課供其讀書,接觸 顧炎武 王夫之 的學說?與耶?會有來往聽說 孫文革命 。後就讀於海堂、菊波、越秀等 書院 。1900年,生活漸漸寬裕,結識 史堅如 等人,?任廣州《嶺海報》記者。1901年,代人 槍手 ?試中 ?人 ,?得酬勞六千多?。

1902年,結識 吳稚暉 ?永建 等人,考取「赴日官?生」, 公費留學 日本,就?于?京 宏文?院 速成?范科。6月,胡因反對?公使及日本政府被退學,回國後任??西梧州中學。1904年,因受地方保守派反對遂回廣州,同年任香山隆都私立學校校長,是年秋再赴日本,入 法政大? 速成法政科,與 汪精衛 朱執信 古應芬 李文範 等人同?,1905年7月,與 廖仲愷 同行返?,8月20日,在孫成立 同盟會 ,胡?回東京,擔任評議部議員,《 民報 》編輯。1907年,起與 汪精衛 合辦中興日報。1908年,連續發動 潮州 黃岡, 惠州 七女湖等六次起義,胡奔走各地,聯絡策應。經多次失敗,胡將重心從會黨轉向新軍。1909年,胡赴香港策應廣州新軍運動,11月,成立同盟會南方黨部,胡任支部長。1910年2月22日,廣州新軍起義,和 黃花崗之役 均?南方黨部所發動。

1911年, 辛亥革命 後從 西貢 返?,?軍 水師提督 李準 投誠,?入 廣東 諮議局任 都督 、孫返國後任南京臨時政府秘書長。

1913年6月14日,時任廣東都督?胡漢民,被袁世凱改命?西藏宣撫使 [1] ,後參加 二次革命 ,失敗後於1914年隨 孫中山 在日本成立 中華革命黨 ,創『民國雜誌』。

1917年7月,孫中山在廣州發起 護法運動 ,誠邀 陸榮廷 主持大局,胡漢民藉此機會到廣西 武鳴 見陸榮廷,謀取廣東省長不遂 [2] 。8月下旬,廣東省長 朱慶瀾 辭職,省議會推?胡漢民?省長 [3] ,但督軍 陳炳? 竟向北京推薦 李耀漢 出任省長(此時廣東已宣告「自主」,不遵從北京命令),段祺瑞政府欣然接納 [4] 。此後隨孫文在廣東活動,先後任 交通部 部長、總參議等職。1923年,恢復廣州,任省長。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廣州 召?,胡被孫中山任命?五人大會主席團之一,?獲選中央執行委員,兼任 ???校 政治?官。?次大??定了?中山 ?俄容共 的政策,但遭到胡漢民反對,孫胡?生隔?,胡漢民一度被外派至上海,後來蔣中正出面調停,孫胡關係緩和 [5] 。同年9月,孫中山離廣州到 韶關 建立北伐大本?,任胡代行 大元帥 留守?州。

自1905年孫中山成立中國同盟會後,到1925年孫去世,在孫領導下,胡漢民重在內部策劃, 汪精衛 重在對外聯絡, 蔣介石 重在軍事任務,三人大致分工合作 [6] :21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於 北京 逝世,此后中國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人是 汪精衛 、胡漢民和 廖仲愷 。同年8月,中國?民?左派?袖廖仲?被 暗? 。汪精?、 ?崇智 ?介石 三人?成特?委??,以控制局?和?理廖案。在?理廖案?程中,作?中國?民?右派?袖的胡?民被??嫌疑最大,曾一度被拘留。同月,胡漢民出國 [7] :10 ,被派往 ?? 考察。

第一次胡蔣合,是從1927年4月中國國民黨?黨,到8月「寧漢分裂」蔣下野 [6] :21 。1927年, 寧漢分裂 時,胡支持蔣介石,?其合作共? 南京?民政府 ,主持南京工作,??反共 ?? ,后任 立法院院長 等?。

第二次胡蔣合,是從1928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改組,到1931年2月「湯山事件」 [6] :21 。1928年1月,? ?科 ? 伍朝? 英? 德? 等地考察。1930年10月3日,蔣發表「江電」,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制定新約法等一系列政治主張,但遭到胡漢民?烈反對 [8] :364 。胡漢民堅持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認?制定新約法就是在破壞孫文遺?;同時 張學良 中原大戰 支持蔣,對蔣最終獲勝貢獻不可磨滅,蔣欲提拔張學良的部屬? 國府委員 及部長,又遭胡反對 [5]

1931年2月,胡漢民對召開 國民會議 ,獨持異見 [7] :22 ,反?在?民??中??《 ?法 》,???生矛盾。2月底,胡被蔣 軟禁 ?山 ,被迫辭去所有職務。4月底,中國國民黨?方四位 監察院 監察委員 鄧澤如 林森 蕭佛成 古應芬 以蔣非法?留胡漢民?由,通電彈劾蔣,?例?他種種獨裁事實。10月14日,蔣在 張靜江 陪同下去見胡漢民,蔣說:「過去一切,我都錯了,請胡先生原諒,以後遇事,還請胡先生指?」。10月14日下午,胡到上海,結束 軟禁 。後至廣州,成?南方實力派領袖,持“抗日、剿共、反蔣”三大政治主張,???介石??“新??”。

1935年6月,胡漢民赴歐考察,停止對蔣?擊。1935年12月,?在 法國 的胡漢民被中國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選?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

1936年1月,自 歐洲 返國,留在廣州。

?逝 [ ?? ]

1936年5月9日,在?州一??朋友的 象棋 ??中,突? ?溢血 ,三日後病逝。

葬? [ ?? ]

蔣撥款60萬治喪,定? 國葬 [9] :14 。5月25日,在南京勵志社?行追悼會,蔣出席?送輓聯「滄海正橫流,風雨同舟苦共濟;中原誰砥柱,荊?滿地哭元勳」祭悼 [9] :363 。其國葬於同年7月13日在廣州 中山紀念堂 ?行。

?紀念胡漢民的貢獻,國民政府將 ?州市 一條路命名?漢民路(今 北京路 ) ,而廣州市永漢區(今 越秀區 )亦曾易名?「漢民區」;在 臺灣 高雄市 小港區 新北市 中和區 亦有漢民路。

墓葬 [ ?? ]

胡?民墓
?州市文物保??位
地址 天河??眼洞???
分? 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代 1936
?定?? 2002年7月
陸軍上將 鄧仲元 墓表,胡漢民撰,落款同樣曾被破壞。位於黃花崗。

胡漢民在廣州去世後,原計劃安葬在 南京 中山陵 陪葬 孫中山,但其妻以不方便 掃墓 祭祀 ?由,不同意,於是 國民政府 就在龍眼洞( 龍洞 )撥了800畝地來安葬。當時墓地在銀?嶺獅山半山腰中興建,建於1936年,混凝土結構,後來 抗日戰爭 爆發,接著又是 國共內戰 ,墓地?沒有正式竣工,還剩下?多石料在該處。

1949年 中共建政 後,墓地被 廣東省林業學校 ?據,修墓石料均都?用。1960年代 文化大革命 期間墓被?,上面建成一房,把胡的墓穴壓著。

1981年,胡漢民女兒胡木蘭託人囑咐妹妹胡綺霞向 當局 提議重建。 中共中央 審?三年,斷定胡漢民不是殺害 廖仲愷 的幕後黑手,重建計劃方獲批准。當時由 廣東省人民政府 撥款 人民幣 七萬多元,令 廣州市人民政府 承建,在原墓東面300米處?建新墓,1985年8月7日竣工。

但其女不同意將其父棺木遷至新墓,故新墓實?空塚。新墓?外飾水洗米石的墓,坐東南向西北。當中高3米,一級護嶺。碑鐫「胡漢民先生之墓」七字。左前方建有「不?亭」。右側?胡漢民夫人墓,墓碑中刻「先?陳太夫人墓」,下款署「民國三十五年」。整個墓園?地約1,800平方米。墓?有拱手及祭台,?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 [10]

家族 [ ?? ]

家族自祖父???做官,?始落籍番?。父?胡文照做?博?、高州等?州?幕僚( ?? )。?有堂弟 胡毅生

評價 [ ?? ]

章太炎 :「學問在四督中爲第二,拙于用兵,性質狡?,有種種手段。」 [11]

孫中山 [12] :「胡漢民先生?人,兄弟知之最深,昔與同謀革命事業已七、八年,其學問道德均所深信,不獨廣東難得其人,?他省亦所罕見也。跡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幹,不獨可勝都督之任,?位以總統,亦綽綽有餘。」

李宗仁回憶錄 》:「至於胡漢民,則確?一剛正不阿、有?有守的君子。然胡氏的器量亦極狹隘,恃才傲物,言語尖刻,?無物與民胞的政治家風度。」

汪希文《孫中山的左右手:朱執信與胡漢民》:「當年國民黨除國父之外,汪、胡(汪精衛、胡漢民)是共同分坐第二把交椅,兩人的工作,性質則有多少分別,黨中同志,皆認?胡是『坐宮』;汪是「行宮」。展堂(胡漢民)經常是在國父身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人可以與他比擬。」

書法 [ ?? ]

胡漢民以精於 ?書 著名,與 篆書 吳稚暉 楷書 譚延? 草書 于右任 等人,?譽?「民國四大書法家」。

胡漢民曾?廣州的 海珠橋 題寫了兩幅字稿,其中一幅由落成開始於橋上中跨鋼樑上懸掛至1949年,?一幅由時任 廣州市長 劉紀文 收藏,胡劉私交甚篤。2012年,劉的後人把原件捐予 廣州市人民政府 ,時任廣州市長 陳建華 收到墨寶後就交給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作?館藏。經過廣東省文物鑒定站的鑒定,確?胡的親筆所書,該墨寶目前的評級是國家一級品。胡的收藏版在大修後首次被掛上橋,但順序被?倒及沒有署名。廣州市城?建設委員會職員對此回應稱,排列順序從左至右是?了「配合現代閱讀習慣」。對於署名則「暫不考慮」,其聲稱「胡漢民本人是國民黨元老,署在海珠橋上『恐有不妥』,同時從美觀上來說,『海珠橋』三字下面再加落款也『不太好看』。」 [13]

著作 [ ?? ]

  • 《胡?民先生文集》(全4?)1978中央文物供?社
  • 《胡?民先生?集》1978中央文物供?社
  • 《胡?民先生自?》1978中央文物供?社
  • 《胡?民回??》2013?方出版社

?文集 [ ?? ]

註釋 [ ?? ]

  1. ^ 中?共?? 黨史將胡漢民劃?“右派”,但國民黨方面有人則認爲中共對國民黨進行“左派”“右派”一類劃分的做法是從 鮑?廷 那裏學來對國民黨進行分化的策略。

?考文? [ ?? ]

引用 [ ?? ]

  1. ^ 命令 (PDF) . 政府公報. 1913-06-15, (398號).  
  2. ^ 鄧家?致胡漢民電 . 新聞報 (上海). 1917-09-03. 嚮者足下竊取聯絡陸使名義,盤桓武鳴,與其左右賭博,虛?公?,以遂其逢迎之私,繼乃干陸使,許於朱慶瀾去職後,得爲省長,是時陸與譚月波督軍隨聲附和,乃以一電徵陳督軍同意,?陳覆電,不以足下爲然,僕至武鳴,友人親爲言之,黃君子蔭復親聆之  
  3. ^ 胡漢民當選?省長記 . 民國日報 (上海). 1917-09-02.  
  4. ^ 命令 (PDF) . 政府公報. 1917-08-31, (584號).  
  5. ^ 5.0 5.1 蔣中正曾經十分尊重黨內前輩胡漢民,?何兩人最終?鬧到??決裂? . [ 2019-06-01 ] . (原始?容 存? 于2019-07-26).  
  6. ^ 6.0 6.1 6.2 蔣永敬. 多難興邦:胡漢民、汪精衛、蔣介石及國共的分合興衰1925-1936. 新?文創. 2018.  
  7. ^ 7.0 7.1 陳布雷 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 傳記文學 出版社. 1978-06-01.  
  8. ^ 羅敏. 呂芳上主編 , ?. 蔣介石的政治空間戰略觀念?究??以其「安內」政策?中心的探討. 蔣介石的日常生活 (香港: 天地圖書). 2014.  
  9. ^ 9.0 9.1 安淑萍、王長生. 蔣介石?辭說屑.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2009-05-15. ISBN  9789578506695 .  
  10. ^ 名門望族 胡漢民家族:煙雨蒼茫憶父輩 穗港情喚謫仙魂 . 南方都市報 . 2008-07-25 [ 2013-09-18 ] . ( 原始?容 存?于2016-03-04).  
  11. ^ 章炳麟對於南省四督之月旦 . 盛京時報 (奉天). 1913-06-07.  
  12. ^ 孫文?正的接班人:胡漢民(上) . 2020/03/29 [ 2023-04-04 ] . (原始?容 存? 于2023-07-25).  
  13. ^ “海珠?”?不?署名? . 羊城??. 2013-08-29. ( 原始?容 存?于2013-08-29).  

來源 [ ?? ]

  • 胡?民. 胡?民先生????. 中??民?中央?行委??西南?行部. 1936.  
  • 胡?民. 胡?民先生演?集. 民智?局. 1938.  
  • 胡?民. ?殿? , ?. 胡?民自述. 人民出版社. 2014.06. ISBN  978-7-01-013598-4 .  
  • ??民. 函?里的人??系?政治. 生活·??·新知三??店. 2003.09. ISBN  7-108-02013-0 .  
  • ??民 (?). 胡?民未刊往?函?稿. ?西?范大?出版社. 2005.12. ISBN  7-5633-5771-8 .  

?? [ ?? ]

  中華民國 ?民政府 官?
新頭銜
立法院 成立
國民政府立法院 院長
第一任
1928年10月8日-1931年3月2日

繼任:
林森 (未就任)
邵元沖 代理
政府??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元首
前任:
孫文
陸海軍大元帥
代理
1925年3月12日-1925年7月1日

繼任:
汪兆銘
廣州國民政府 主席)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
前任:
?中山
中??民? 中央政治委?? 主席
第二任
1925年3月12日-1926年7月1日
繼任:
汪兆?
前任:
?中正
中??民? 中央政治委?? 主席
第六任
1927年4月12日-1928年3月7日
繼任:
?中正
前任:
??江
中??民? 中央?行委?? 常?委?? 主席
第二任
1935年12月7日-1936年5月12日
繼任:
?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