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米爾斯海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約翰·米爾斯海默
John Joseph Mearsheimer
原文名 John Mearsheimer
本名 ?翰·?瑟夫·米?斯海默
John Joseph Mearsheimer
出生 ( 1947-12-14 ) 1947年12月14日 76歲)
  美? 紐約市 布魯克林區
母校 西點軍校
南加州大學
康乃爾大學
机? 芝加哥大學
?派 新現實主義
主要?域
國際關係理論 國際安全 威攝理論 英? deterrence theory [1] [2] [2]
著名思想
攻勢現實主義

約翰·米爾斯海默 (英語: John Mearsheimer ,1947年12月14日 ? ),全名 約翰·約瑟夫·米爾斯海默 John Joseph Mearsheimer / ? m ?r ? h a? m ?r / ) [3] ,也有部分媒體譯作 米夏摩 ,是 美國 著名 國際關係學家 芝加哥大學 羅蘭·溫德爾·哈里森傑出服務?授(R. Wendell Harri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早年 [ ?? ]

米爾斯海默1947年12月生於 紐約市 布魯克林 。米爾斯海默的童年生活在紐約市度過,8歲時隨父母搬家到 威斯特徹斯特郡 哈得孫河畔克羅頓 郊區。 [4] 在越戰方興未艾的年代,米爾斯海默17歲就加入 美國陸軍 。參軍1年後,有感於缺乏軍事專長的年輕人常被徵往最前線面對無情戰火與極高的傷亡率,1966年決定進入 西點軍校 努力學習。1970年畢業後,至 美國空軍 任官了五年 [5] [6]

米爾斯海默一面在空軍服役,一面則在 南加州大學 就讀,1974年獲得該校 國際關係學 碩士學位 。在此之後,他又前往 康乃爾大學 繼續深造,1980年取得 博士學位 。1978年至1979年間,米爾斯海默也在 華盛頓特區 布魯金斯學會 兼當?究員。1980年至1982年間,他到 哈佛大學 威瑟海德國際事務中心 英? Wea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進行博士後?究。1998年至1999年,在紐約市的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惠特尼·舍?爾森 英? Whitney Shepardson ?金?究員。 [4]

世界戰略論點 [ ?? ]

現實主義至上 [ ?? ]

米爾斯海默提出 攻勢現實主義 理論,描述大國間因安全競爭及無法確定他國之意圖,基於理性而試圖爭取?權地位的互動。?論原則上?烈反對任何基於夢想、理想、意識形態、宗?偏執、政治正確等形而上要件而採取的戰略或戰爭,那些做法最終都沒有任何好結局,只是空讓一國浪費寶貴的資源和時間以及原本能達成的其他目的。

針對攻勢現實主義,米爾斯海默提出五個基本命題(assumptions):

  1. 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
  2. 大國本身具備某些用於進攻的軍事力量
  3. 國家永遠無法把握其他國家的意識
  4. 大國的首要目標是生存
  5. 大國是理性的行?者

他是反對2003年 伊拉克戰爭 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1994年時極少數反對烏克蘭放棄核武的人物,?成功預測缺乏?阻手段的烏克蘭會遭到 俄國蠶食領土 。米爾斯海默最備受爭議的觀點集中於《 以色列遊說團與美國外務政策 》一書,該書批判美國政府對中東的動作遭到美國國內以色列遊說團?烈影響,但這些影響往往無益於美國的國家利益。米爾斯海默更依照他的理論推測, 中國?起 過程可能會招來武裝衝突,難以和平?起。 [7]

在《 大國政治的悲劇 》一書中他直接闡述了 物理 條件所造成的軍事現實,從而?制決定了可行的戰略制定:

  • 地球上海洋巨大水體的存在讓任何國家都無法實現全球?權,海洋限制了軍事力量的投射能力和成本,從而在全球範圍內分散了?權,嚴格來說只有區域?權是可行的。
  • 陸軍仍是現代戰爭主導力量, 陸軍 戰力不行的國家再多海空軍也達不成長期戰爭目的,例如 越戰 韓戰 美國因?陸軍耐受力居下風造成海空優勢最後也無意義。

物質和財富是形成?權的主要決定因素,此外是 人口 增減與素質?長期因素,國際間有些人討論的所謂「軟實力」不必賦予過高的效用想像,軟實力能?助一國帶來的實質利益?低。BBC於2012年做的全球民?調?顯示美國在各國民?偏向?不受歡迎,比中俄好不了太多,美式?本主??在看??把社會治理?好,而?多?家也不喜?美??他們討論民主的方式。 [8]

制度自由主義的幻夢 [ ?? ]

一般認爲,制度自由主義政策包括:在軍事上組建意識形態和價?觀?盟、經濟上推廣 自由市場 模式、政治上對他國推行「 和平演變 」計劃,至少是將其他國家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制度、文化上扶植奉信美國式自由主義的知識精英使美國成爲其他國家的「政治正確」本身,幾種手段是相輔相成的。

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標是成?西半球的?主,?且防止在東半球出現類似?主。美國的角色應是作?一離岸平衡手,阻撓任何歐亞?權國家的?起,?且用戰爭作?阻止其?起的最後手段,但美國 冷戰 後走在錯誤道路上,違背了他所主張的 攻勢現實主義 而變得情?化做出諸多錯誤動作; 如認? 自由主? 意識形態能?美國建立一個全球?權,但這一異想天開的前提是必須建基於其他國家都是手無寸鐵的原始部落,而僅美國有槍砲; 因?現實中 民族主義 的影響力永遠大於自由主義,而其實自由主義國家也都是一種「自由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國家」包含美國自己,所以太多美國人似乎被一種論點給自我欺騙。當使用自由主義去干預別國?撞 民族主義 時,不僅必然會失敗,而美軍戰爭優勢又隨著更多國家發展?起而抵消,所以這是一條死路。 [9]

他判斷中國有其先天物理優勢也就是位於人口和領土最大的東側歐亞大陸塊中,同時本身人口巨大歷史影響悠久,當中美分別建成區域?權後,前者一定?於後者。 [10] 美國若想阻止中國?起需要重大的謀略和?多智慧高超的領導,可惜他沒有看到有合乎要求的人,只發現美國政治人物和選民的決策?可悲。首先最重要是拉?一切歐亞大陸上能拉?的國家尤其是 俄羅斯 ,然而不知?何冷戰後美國開始走一條意圖擊?或附庸化俄國的路,這在俄國巨大 核武 能力和?民族主義下注定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9] 美國犯下了重大失誤沒有依照現實主義去動作而是偏重一種夢想 理想化 ,之後在中東大打20年 宗?戰爭 又是一場不可能獲勝的無意義行?,甚至?中國鋪平了進入的道路,現在太多 中東 國家期待中國進入以驅?美國力量,連沙特等國也變成一種不反對的姿態。 [11]

美國的長期失誤 [ ?? ]

米爾斯海默長期在中國大陸受到一定程度歡迎,?多次應邀到大學演講 [12] [13] [14] [15] 。?于中國挑戰美??權這一命題,米?斯海默的核心?点是: [16]

如果中???持?增?,?在?事上也?持???,??像美??治西半球那??治?洲。然而,美??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地???。中?的大多???,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俄?斯和越南,??美??手?制中?。其?果?是一?激烈的安全??,具有相?大的???力。?之,中?的?起不可能是平?的。

根据 ?旦大? 中??究院助理?究?孟?瞻?米?斯海默分析的解?,在?略?面:

  • 冷戰 後,美國要果斷放棄一切 北約東擴 密謀對付俄羅斯的計?,全力將其拉?。俄國想要恢復其在東歐影響力時,美國要立??棄 烏克蘭 和波羅的海等無用國家,以換取俄國的堅實友誼,藉此打斷中國大陸和俄羅斯之間能?達成戰略默契的可能。
  • 美國要將俄羅斯拉入現有國際市場利益軌道,助其經濟發展,?使不能成?盟友,至少使俄國成?美國?權體系的得利者和敵視東方主義的同盟,尤其俄國能控制附庸的 蒙古 可?中國北方施加壓力。
  • 美國應該不批評、不介入任何東南亞和中東國家的政權和價?觀問題。這樣可以有限扶植各國內的親美領導人 [17] ,但不要過度在乎成敗,廣泛對各國內各勢力採取上述對俄做法。
  • 其中有共?色彩的越南和柬?寨反而是美國可以耕耘拉?的對象。而中東方面,美國必須平衡批評以色列以樹立公道者角色 [10] ,?力解除伊朗出兵和造核武的正當性,這樣可以有效封鎖中國大陸在東南亞以至中東尋?任何國際支援的可能,以加?美國對其圍堵政策。
  • ?使在 911事件 後,美國也不要發起大規模戰爭。這樣可以有限小股兵力作戰,聯合各國同情態勢。打擊 基地組織 應成?一種?面下特種部隊戰爭。大?進入 阿富汗 和伊拉克是重蹈俄國覆轍的死棋。
  • 樹立美國?無領土野心的和善形象,籍此扶植中國大陸上親美 自由主? ???系以抑制中國大陸的 ?族主義 話語體系。

孟?瞻??,美國30年的政策幾乎違反了正確解答中的每一條,目前美國菁英的新方案无?是在??或外交上和中?“??”,?是通?接?使中?“和平演?” [9] ,本質都无法成功?到什?目的。根据孟?瞻的?法,米爾斯海默也提及?一種次好的方案是在中?植入一?自由主????系,?使之成?道德?准?左右中?社會精英,這倒是符合一點現實主義效用。孟?瞻?,對 香港 和台灣的介入反而破壞了此目標,美國反被大陸一方視?要?奪「中國領土」這一中國最敏感的百年議題,直接導致 民族主義 被大規模觸發,所有中國內的親美、自由派人士最近?乎全部失?和陷入被?就是這一因素, [9] 他們有的開始反思改變立場,有的則發現被?大的民族主義圍攻而只能閉嘴。

他認?美國問題在於受制各?利益集?相互制?,不同?派相互制衡,無法形成?有力的持久戰略,?在主流社會精英依然在犯糊?,看不?自己的?家利益 [來源請求] 。21世紀後美?通?自由主?這空泛理想??束中?的目的?有??,反而使中?成? 自由主? 的最大受益者,國際自由市場讓中方輕易吸取資本主義的科?成果和金錢流完成自身造血壯大,甚而因?吸取力量過大過快還促進了美國 金融海嘯 ,同時美軍被自由主義自欺得罪了 俄羅斯 伊斯蘭國家 ,其他南亞和 非洲 多國也前所未有的警?於西方侵略性,更導致他們希望世界有第二個?權來保持 平衡 ,可以說過度依賴自由主義害慘了美國而成?中國最大戰略?手,成?歷史上最大諷刺劇。 [18]

俄烏衝突 [ ?? ]

2015年9月25日,約翰·米爾斯海默在一次演講中表示,西方大?鼓??克?政府?俄?斯采取强硬政策,最?會讓?克?被毁掉。 [19]

2022年俄?斯入侵?克? 之后,米?斯海默表示,他??入侵的?任主要在于西方,美國????克???盟和美?建立更?密的?系。「我???件事的所有麻?始于 2008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行的北?峰? 英? 2008 Bucharest summit 。峰會結束後北??表?明,??克?和格?吉??成?北?的一部分。俄?斯人??明?表示,他??此??一?威?,?亮明了自己的底線。?管如此,?着??的推移,所?生的事情是,西方?家試圖??克??入西方陣營,使?克?成?俄?斯?境上的西方堡?...... 美國的?略核心是北???,?外?盟的??也可以算在內,他們試圖??克??成一??美的自由民主?家,?俄?斯的角度?看,?是一?威?。」 [20]

爭議 [ ?? ]

著作觀點相關爭議 [ ?? ]

約翰·米爾斯海默出版於2007年8月末的著作《以色列遊說集團和美國外交政策》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多專家均對該書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一些評論者認?該書雖然揭示了一些不?公?所意識得到的事實(如 更正? 當中的 福音派 對於 以色列 的熱情和美國大多數總統候選人對 以色列國 的支持),但是誇大了支持以色列國的 遊說集團 的影響力?淡化了 巴勒斯坦國 國內的恐怖主義組織所犯下的罪行和忽略了更加?大的利益集團(如 石油公司 軍事工業國會複合體 )在美國支持以色列國這一方面上所發揮的作用等等 [21] 。著名的 新無神論者 、作家兼記者 克里斯多福·希欽斯 斯坦福大學 演講時宣稱:「(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認爲他們比 美帝國主義者 更聰明。如果是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管理這個帝國,他們就不會被 猶太人 愚弄。他們會與 沙特 做大生意,而不是讓 阿拉伯人 錫安主義 感到不安。?, 我想?, 這是一種非同尋常的玩世不恭,結合了一種非同尋常的天?。這根本不配被稱爲 現實主義 。」 [22]

約翰·米爾斯海默在其著作《大幻想: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現實》中所提出關於 自由國際秩序 的觀點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且引起了一些專家的回應,如羅伯特·傑維斯(Robert Jervis) [23] 、克里斯多福·萊恩(Christopher Layne)、詹?弗·皮茨(Jennifer Pitts)、傑克·斯奈德(Jack Snyder)、威廉·C·沃爾福斯(William C. Wohlforth) [24] 和C·威廉·?道夫(C. William Walldorf) [25] 。在一篇?擊此書的文章中,沃爾福斯表示這本書未能?好地闡述其核心觀點:「首先, ?不能透過只觀察自由主義和輕率的外交政策來建構自由主義和輕率的外交政策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米爾斯海默沒有像對待自由主義那樣對其他意識形態進行同樣的審視,所以沒有辦法知道自由主義在這方面是否突出。其次, ?不能僅僅透過觀察發生在一個寬?的戰略環境中的案例來確定一個寬?的系統環境是一個必要條件。」沃爾福斯還認爲《大幻想》與米爾斯海默的?一部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在立場上是不一致的:「鑑於其他大國註定要捲土重來,而這一理論的規定是 ?們的偏好(? 修正主義 )獨立於美國的任何行動(因?美國的任何行動都不能減少?們對於美國意圖的不確定性,反之亦然),?甚?作?一個單極?權的美國在有機會的時候不尋求擴張和鎖定收益??」 [26]

聲稱北約要?俄烏戰爭爆發一事負責 [ ?? ]

約翰·米爾斯海默聲稱 北約 對俄國的圍堵引發了 俄烏戰爭 ,他的批評者把他描述? 在烏克蘭犯下 戰爭罪行 俄軍 的“不知情的辯護者”。根據《 金融時報 》所發表的一篇政論所述:「預防性戰爭有時被認爲是可以接受的── 但只有在敵對國家準備發動攻擊的情況下。」烏克蘭共和國在去年顯然不是處於這種狀態。透過模糊這一點,米爾斯海默確實無意中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 普京 的辯護者 [27] 。同樣, ??·L·阿弗拉西亞比(Kaveh L. Afrasiabi)指出:「雖然米爾斯海默將一些責任歸咎於俄國,?且指責其'殘暴',但是事實是 他所創立的關於歸咎於北約一事的理論試圖正當化入侵,這個理論根本無法被用以得出這是一場不正義戰爭的結論。」 [28]

著作 [ ?? ]

  • 《常?威??》(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0801415691 OCLC   9394615
  • 《李德·哈特??史之重》( Liddell Hart and the Weight of History , 1988) ISBN   080142089X OCLC   17953067
  • 大國政治的悲劇 》(2001) ISBN   0393020258 OCLC   46678382
  • 以色列遊說團與美國外務政策 》(2007) ISBN   9780374177720 OCLC   144227359
  • ?什?領導者要說?:在國際政治中撒?的?相 英? Why Leaders Lie: The Truth About Lying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199758739 OCLC   593639329
  • 《大幻想: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現實》(Yale University Press,2018) ISBN   9780300234190

參見 [ ?? ]

參考文獻 [ ?? ]

  1. ^ 存?副本 (PDF) . [ 2017-11-25 ] . ( 原始?容 (PDF) 存?于2019-08-07).  
  2. ^ 2.0 2.1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 John J. Mearsheimer ? Google Books . Books.google.com.au. 1990-07-17 [ 2014-08-27 ] . (原始?容 存? 于2019-06-09).  
  3. ^ YouTube上的Conversations with History: John Mearsheimer
  4. ^ 4.0 4.1 Conversation with John Mearsheimer, p. 1 of 7 . Globetrotter.berkeley.edu. [ 2014-08-27 ] . (原始?容 存? 于2015-01-04).  
  5. ^ 存?副本 (PDF) . [ 2017-11-25 ] . (原始?容 存? (PDF) 于2017-12-09).  
  6. ^ 存?副本 (PDF) . [ 2017-11-25 ] . (原始?容 存? (PDF) 于2017-12-09).  
  7. ^ Can China Rise Peacefully? . [ 2019-11-04 ] . (原始?容 存? 于2020-02-29).  
  8. ^ 米?斯海默:中??起之路??漫? . 南方都市?. [ 2023-01-08 ] . (原始?容 存? 于2023-01-08) –通??思想.  
  9. ^ 9.0 9.1 9.2 9.3 孟?瞻. 假如美?采用米?斯海默的?略,?中??有什?后果? . ?察者? . (原始?容 存? 于2019-11-04).  
  10. ^ 10.0 10.1 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 2007 p.91
  11. ^ Another War, Another Defeat . [ 2019-11-04 ] . (原始?容 存? 于2019-07-06).  
  12. ^ “??政”大?堂 : 米?斯海默?授主?“大妄想-自由主?之??????” . 中?人民大????系?院 . 2019-10-17. ( 原始?容 存?于2021-10-06).  
  13. ^ ??知名?者?翰?米?斯海默?授??我校 . 北京外??大? . 2019-10-15. (原始?容 存? 于2021-10-06).  
  14. ^ ?翰·米?斯海默做客“周恩???” . 南?大?周恩?政府管理?院 . 2012-05-28. (原始?容 存? 于2021-10-06).  
  15. ^ 芝加哥大?北京中心米?斯海默?座通知 . 山?大? 政治??公共管理?院. 2012-05-16. (原始?容 存? 于2021-10-06).  
  16. ^ John J. Mearsheimer. Can China Rise Peacefully? . 國家利益 . October 25, 2014. (原始?容 存? 于2019-10-05).  
  17. ^ China debate: John Mearsheimer vs Hugh White . 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 2019-08-12 [ 2019-11-04 ] . (原始?容 存? 于2019-10-30).  
  18. ^ the Great Delusion p.45 .2018
  19. ^ John Mearsheimer. Why is Ukraine the West's Fault? .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5-09-25 [ 2022-03-16 ] . (原始?容 存? 于2022-03-24) (英?) .  
  20. ^ Chotiner, Isaac. Why John Mearsheimer Blames the U.S. for the Crisis in Ukraine . The New Yorker . March 1, 2022. (原始?容 存? 于2022-05-07).  
  21. ^ Noam Chomsky, The Israel Lobby? Portuguese Web Archive的 存? ,存?日期July 1, 2009, ZNET, March 28, 2006
  22. ^ The War on Terror Revisited . Europe Center. [ 2023-07-21 ] . ( 原始?容 存?于2012-07-11) –通?Stanford University (英?) .  
  23. ^ Jervis, Robert. Liberalism, the Blob,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Evidence and Methodology . Security Studies . May 26, 2020, 29 (3): 434?56 [ December 14, 2020] . ISSN 0963-6412 . S2CID 219432934 . doi:10.1080/09636412.2020.1761440 . (原始?容 存? 于July 29, 2022).  
  24. ^ Layne, Christopher; Pitts, Jennifer; Snyder, Jack; Wohlforth, William C.; Mearsheimer, John J.; Jervis, Robert. Roundtable 11-2 on The Great Delusion: Liberal Dreams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ies . H-Diplo. ISSF. September 23, 2019 [ December 14, 2020] . (原始?容 存? 于January 14, 2021) (美?英?) .  
  25. ^ Walldorf, C. William. The Great Delusion: Liberal Dreams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ies. By John J. Mearsheim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 .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September 2020, 18 (3): 893?94 [ December 14, 2020] . ISSN 1537-5927 . S2CID 225178038 . doi:10.1017/S1537592720001814 . (原始?容 存? 于March 28, 2021).  
  26. ^ Layne, Christopher; Pitts, Jennifer; Snyder, Jack; Wohlforth, William C.; Mearsheimer, John J.; Jervis, Robert. Roundtable 11-2 on The Great Delusion: Liberal Dreams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ies . H-Diplo. ISSF. September 23, 2019 [ December 14, 2020] . (原始?容 存? 于January 14, 2021) (美?英?) .  
  27. ^ Rachman, Gideon. It makes no sense to blame the west for the Ukraine war . Financial Times. 2023-02-13 [ 2023-05-26 ] . (原始?容 存? 于2023-05-26).  
  28. ^ Afrasiabi, Kaveh L. Anti-Mearsheimer: Putin's Unjust War and His American Apologists . Iranian Diplomacy. 24 April 2022 [ 2023-05-26 ] . (原始?容 存? 于2023-07-11).  

外部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