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涅槃經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涅槃經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佛? 涅槃經 [1] 可指:

引用 [ ?? ]

  1. ^ 僧祐 出三藏記集 》卷第三:般泥洹經(支讖出胡般泥洹經一卷、支謙出大般泥洹經二卷、竺法護出方等泥洹經二卷、曇摩讖出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釋法顯出大般泥洹經六卷、方等泥洹經二卷、釋智猛出泥洹經二十卷、求那跋陀羅出泥洹經一卷)。右一經。七人異出。其支謙大般泥洹。與方等泥洹大同。曇摩讖涅槃。與法顯泥洹大同。其餘三部?闕。未詳同異。
  2. ^ 2.0 2.1 2.2 長谷川滋. 大般涅槃?の?究 . 密?文化. 1974 [ 2020-12-10 ] . (原始?容 存? 于2020-12-21).  
  3. ^ 唐朝 智昇 開元釋?錄 》:「大般涅槃經三卷或二卷。是長阿含初分遊行經異譯。群錄?云顯出方等泥洹者。非?前大泥洹經加方等字。此小乘涅槃文。 顯譯。故以此替之。……大般涅槃經三卷(或二卷或云涅槃)五十一紙」
    ?琮《?經目錄》:「大般涅槃經二卷(是遊行經) 吳黃武年支謙譯」
    靜泰《?經目錄》:「大般涅槃經二卷(是遊行經四十八紙) 吳黃武年支謙譯」
  4. ^ 僧祐 出三藏記集 ·法祖法師傳》:「帛遠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人。……祖才思俊徹敏朗?倫。誦經日八九千言。?味 方等 妙入幽微。世俗墳索多所該貫。乃於長安造築精舍。以講習?業。白黑稟受幾出千人。……祖?博涉多閑。善通胡漢之語。常譯 惟逮 (惟逮菩薩經一卷)、弟子本(弟子本行經一卷)、五部僧((五部僧服經))等三部經。又注 首楞嚴經 。又言。別譯數部小經?亂零失不知其名。」
  5. ^ 唐朝 智昇 開元釋?錄 》:「佛般泥洹經一卷(出長阿含是初分遊行經異譯,亦直云泥洹經,見 長房錄 )……佛般泥洹經二卷(或直云泥洹經)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或直云泥洹經)四十七紙」
    ?琮《?經目錄》:「佛般泥洹經二卷(是遊行經) 晉世竺法護譯」
    靜泰《?經目錄》:「佛般泥洹經二卷(亦是遊行經五十五紙) 晉世竺法護譯」
  6. ^ 智昇 開元釋?錄 》:其般泥洹經群錄皆云宋代求那跋陀羅譯者,非也。尋其文句多是古譯與功德賢所?全不相類,諸藏之中但有上卷無其下卷。今?失源編在晉錄……今尋此單卷泥洹上下文句非是跋陀所?,似是謙護等譯。今尋得二卷,且附東晉錄中……般泥洹經二卷(或直云泥洹經亦云大般泥洹經。諸藏中一卷者唯是上卷欠下卷,四十五紙) 失譯附東晉錄)
    ?琮《?經目錄》:「般泥洹經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
    靜泰《?經目錄》:「般泥洹經一卷(二十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
  7. ^ 僧祐 撰《釋迦譜》引用此譯本「却後一億四千餘歲,乃當復有彌勒佛耳」之語,稱出自於「雙卷大般泥洹經」。依《出三藏記集》所記載,「大般泥洹經二卷」?支謙所譯。又碩法師《三論遊意義》稱「雙卷泥洹?支謙法師?。」。又本經譯語「?山( 靈鷲山 )、溝港( 初果 )」等詞,多見於支謙或同時代的譯經者。
  8. ^ 法顯 高僧法顯傳 》:是以遠涉乃至中天竺。於此摩訶衍僧伽藍得一部律。…… 又得一卷《方等般泥洹經》。可五千偈。
  9. ^ 僧祐 出三藏記集 》卷第八《六卷泥洹記第十八·出經後記》: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 優婆塞 伽羅 。先見晉土道人釋法顯遠遊此土。?求法故。深感其人。??寫此大般泥洹經如來?藏。願令此經流布晉土。一切?生悉成平等如來法身。義熙十三年十月一日。於謝司空石所立道場寺。出此方等大般泥洹經。至十四年正月二日?定盡訖。禪師 佛大跋陀 。手執胡本。寶雲傳譯。于時坐有二百五十人。
  10. ^ 碩法師《三論遊意義》:「又法顯法師自天竺將六卷泥洹。初雙卷、後六卷也。此二部多行世也。雙卷者但說涅槃第一第二卷也。六卷者唯說第一至第一(第十?)卷也。」
  11. ^ 印順《華雨集》:「宋、元本等,在這部經的末後,附有『佛般泥洹後變記』,?述佛泥洹後,從百歲到千歲,佛?出家?漸漸墮落的過程。在『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中,有『泥洹後諸比丘經』一卷,異名有『泥洹後變記經』等,可見這是?一經文,與『佛母般泥洹經』無關,應別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