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八斗子 巴賽語 Ki-pataw 臺灣話 Peh-tau-a ),是 臺灣 基隆市 中正區 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東部,範圍包括八斗里、長潭里、碧砂里、砂子里、新?里、新富里等6

八斗子東北部 七斗山 所在地原本?一座島嶼, 日治時代 ?興建 北部火力發電所 在此?土造陸,將該島嶼與 台灣本島 銜接起來而成?一座 半島 。半島西側的八斗子灣海深砂淺,是一天然良港,現今已開闢? 八斗子漁港 碧砂漁港

八斗子有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望幽谷 (忘憂谷)、潮境公園等景點。

地名 [ ?? ]

有關八斗子地名由來,目前較廣?接受的說法,是基隆原? 臺灣原住民 平?族 巴賽族 的住地 Pataw ,?南人譯?八斗子。而巴賽族的語言 巴賽語 Pataw 女巫 、或 溫泉 之意,但可延伸?「煙霧??」的意思。而八斗子在東北季風或冬天時當地會造成朦朦霧?天,或許以此天氣現象名之 [1] 。(註: 臺北市 北投 亦源自Pataw)

中央?究院 翁佳音 ?授則認?:「八斗仔」因有詞尾「仔」字,從 地名學 來推定,應是相對於主要大地名「八斗」而來。而根據古文獻,「八斗」可能是指今指 和平島 右岸的岬角 [2]

歷史 [ ?? ]

台灣?治末期,八斗子地區?一街庄,稱?「八斗仔庄」,?屬於 基隆堡 。該庄東北臨海,東南與 深澳庄 ??,南邊? 龍潭堵庄 ,西南邊? 深澳坑庄 ,西北邊? 社?庄 [3]

1901年(日治 明治 三十四年)11月,該庄?屬於 基隆廳 ,編入第一區。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7月,第一區、第二區合??「基隆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雅化?「八斗子」 大字 ,?屬於 臺北州 基隆郡 基隆街 ,大字下有「八斗子」、「沙子園」、「牛稠嶺」小字名 [4] 。1924年10月,基隆街升格?州轄 基隆市

戰後基隆市改制?省轄市,八斗子地區編入第一區,大字改制?里。1946年,第一區改稱 中正區 ,本地區仍屬之。因人口增加,本地區已細分?多個里。

交通 [ ?? ]

臺鐵 深澳線 經過八斗子地區中東部,?在境內設有 海科館車站 八斗子車站 (後者大部?站體及同名公車站牌位於 新北市 瑞芳區 )。該兩站均屬 招呼站 ,僅停?區間車,可由此前往瑞芳、菁桐,或於 瑞芳車站 轉接 宜蘭線 列車。

省道 台2線 ?北部濱海公路,經過本地區北部,往西轉南可至基隆市區、金山、石門、淡水等地,往東可至瑞芳、貢寮、頭城、蘇澳等地。

2017年2月起,大都會客運 2088 由台北【市府站】到八斗子【海生館站】,每日班次多,是台北與八斗子往來最方便的公共運輸。

基隆市公車:103、104、107、108 可抵達八斗子地區。

基隆客運:1051、788、R66

學校 [ ?? ]

公共設施 [ ?? ]

外部連結 [ ?? ]

參考文獻 [ ?? ]

  1. ^ 李壬癸 ,"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 宜蘭縣政府 ,1996年10月. ISBN 957-00-8252-6
  2. ^ 第五章 北部海岸──四四號至五四號解讀 ?面存??? ,存于 互???案?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翁佳音
  3.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4.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