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中立的觀點 (維基媒體)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容

中立的觀點 (維基媒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在「中立的觀點」專案中的說明圖片。天秤的??均放有?基百科?志,象征?基百科?点中立

中立的觀點 (英語: Neutral point of view ,略稱 NPOV )是 維基媒體 的基本規則,也是 維基百科 五大支柱之一。此規則要求所有維基媒體內容和維基百科條目內容要以中立的觀點的記事。同時,這也是維基百科三大核心內容方針之一。 [1] :1 部分 維基農場 也有使用此政策。

定立 [ ?? ]

拉里·桑格的見解和非偏見政策 [ ?? ]

2006年的 拉里·桑格

中立的觀點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主編 拉里·桑格 (Larry Sanger)對維基百科前身 Nupedia 撰寫的「非偏見政策」(英語: Lack of bias policy )。非偏見政策主要分?四個方面 [1] :18-21 [i]

  • 對於每個觀點都應該賦予公平表達的權利,包括對於有爭議的觀點時,應該加入相反的觀點,假如這些觀點是重要的少數專業人士持有的話。而爭議雙方有判斷自己的觀點是否得到公正表達的權利;
  • 受歡迎的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對於爭議的觀點需要說明在何時或者何地是主流的;
  • 措詞中立,要注意措詞和語氣不應帶偏見,暗示某種價?的語言不應被使用。
  • 不應該以第一人稱,應該使用第三人稱。

在維基百科創立後,他也在「考慮規則」中加入了「避免偏見」的一項。當中以大?以一段話以解釋有什?可以避免偏見的方法,?建議編者盡可能將爭議偏見以事實陳述來顯示,?在文末給出吉米·威爾士的見解連結。 [1] :21 2001年12月20日,拉里·桑格 元維基 上發表了中立性觀點的草稿,此?草稿相較於較起之前兩次的原則草案篇幅更?長而且更?詳細。 [1] :25 該草案有五項原則性的論述有 [1] :26-27

  • 摘要:解釋中立性的基本?念和?什?維基百科必須要沒有偏見,本則上是對之前的描述再深入細化。
  • 解釋什?是中立的觀點:大致上和「原始表述」相同,解釋中立的觀點是一種寫作方式而不是一種?正的觀點。但拉里·桑格在此第一次提及,多數派和少數派觀點不一的問題,他認?不應該給予少數派相比多數派同樣多的描述。
  • 堅持事實:維基百科應該只致力陳述事實。而當陳述觀點時,會將一些觀點轉化?事實。
  • 公平和和諧的語氣:要求條目中所有的立場都要以合理的語氣來編輯。
  • 「?敵人寫作」:展示一方的觀點時,同時也要展示相反的觀點。?以英文維基百科墮胎的條目作?例子。

之後,專案後半部?在「反對和澄?」中以十個問題和解答的方式展開對中立的觀點的解釋。 [1] :27

吉米·威爾士的見解 [ ?? ]

2019年的 吉米·威爾士

維基百科在2001年1月15日成立後,創始人之一 吉米·威爾士 在成立後的三個月內也表達出其對避免偏見和中立的觀點的見解,在「中立的觀點」的方針的後續版本中,他的聲明被視?是原始的表述。「中立的觀點」由兩部?所組成,第一部?是他對於中立觀點的理解。他認?中立的觀點是以一種支持者和反對者都能同意的方式來表達觀點和事實。「中立的觀點」?不是一種?正的觀點,而是一種寫作方式,但他?沒有列?具體的中立性原則。 [1] :22-23

第二部?是由一些編輯者對 ?科學 內容中立性處理的討論。部?編者認?,「?科學」不應該在文章中被平等對待。但也有編者認?沒有必要對?科學表現敵意,?以按摩、草藥療法、針灸等?例。結論認?,要對這些內容表達出他們缺乏證實證實的基礎,?以中立的觀點放於內文。 [1] :23 但暫時無論是拉里·桑格還是吉米·威爾士都只是對維基百科的觀點中立進行表達,?沒有針對觀點來源的可?性進行論述。 [1] :25

2003年9月29日,吉米·威爾士在回應一位編輯者的郵件內容時提及了「適當和過度的比重」( Due and undue weight )表述,主要關於維基百科中多數派和少數派之間觀點呈現比例的問題。他認?無論是多數觀點還是少數觀點也好,只要有參考文字證明都可以引進維基百科。但假如是極少數或者極有限觀點,無論?是否?實都不應在維基百科之中,除非?出現在一些補充條目中。 [ii] [iii] [1] :29

規則定立和成?方針 [ ?? ]

2001年11月10日,維基人Red Bowen在英文維基百科上創立了「Neutral point of view」的維基專案,?進行了第一次編輯,?將吉米·威爾士的觀點引於專案之中,加入其他編者對中立性觀點的討論。內容大致包括在「?科學」一節後加入其他編者論點,在吉米·威爾士對維基百科中立立場的?調後面加上了一般討論,以及處理美國中心主義問題(Dealing with Americo-centricity)和地理偏見問題(Geographical Bias)的討論。但是於12月24日,上述討論全部被更換成拉里·桑格的在元維基上的草案。 [1] :30-31

2005年1月19日,吉米·威?士?件?容中涉及了「适?和?度的比重」的表述被引用到至專案中。 [1] :30 在同年,4月5日,該專案被社群認??「官方政策和方針」。 [1] :32 在成?官方政策和方針意味着社群假如需要對進行重大修改則要先向社群提出修訂議案。 [2] :46

影響 [ ?? ]

部?維基農場都有部?採用維基百科的中立政策,例如哈利波特維基,但是作出了實際上的變化,要求筆者從中立地在「虛假世界」的角度來編寫條目,而非從現實世界編寫 [3] 。但是也有維基農場完全不使用維基百科中立的方針論述,例如小?百科。他們認?來閱讀這些粉絲維基的讀者一般都是已經對此主題有一定的認識,以不客觀的方式來描寫更能讓讀者投入其中 [4]

實行困難 [ ?? ]

有不少學者、媒體對於維基百科上的 條目 內容進行了具體分析,發現不少的條目在實行中立的觀點時都遇上了困難。

李淨先分析了英文維基百科「2017 China-India border standoff」(中文對應條目: 2017年中印??洞朗?峙事件 )的條目。他認?,「中立的觀點」和共?可能作?一?修?技巧被??者用???自身?点、?除?立?点。在此條目中,編者濫用中立的觀點方針,將中立的觀點作?刪除其他編輯者的工具。此外,?者還將此原則選擇性使用,將中立的觀點方針施於對方的論點,而不施於己方的論點上。 [1] :96

趙士林和張亞瓊對中文維基百科「 上海外來人口問題 」進行了分析。在該條目中,首十位編者中其中五位都是上海維基人或者在上海生活。上海維基人的部?人物?此條目增加了大部?外來人口犯罪事件。但在條目當時所列?的11件事件中,前5起在案件中加入了具體省?名稱,部?案件甚至不是外來人口的問題,?此條目增加了地域偏見。他們批評編者在引用來源時,只按語境截取能表達自己觀點的句子。在這些引文不當的情況下,?化了本地人的積極信息,和外地人的消極信息。維基百科的編者曾在該條目的討論區討論。支持條目創建者和上海維基人以貶抑偏見的態度的語氣較多,反而對條目持懷疑者則語氣偏弱,在論戰中落於下風。兩者在討論間無法?條目的中立性達成共識,走向極化。 [5]

BBC 在分析 元朗襲擊事件 時發現編者在事件發生兩天後進行了超過一百次編輯,兩派不停以圍繞小字眼進行修改,例如將 ?郊勢力 更改? 恐怖分子 恐怖襲擊 被修改? 衝突 等。BBC認?,「這些修改通常是以西方視角出發去看待這些事件」,但親中編者認?這是偏頗。 [6] 立場新聞也針對此條目進行分析,在事件發生後一天,討論頁對條目的命名展開了論戰,各人以各種報導和來源以論證「恐佈襲擊」是否大?對事件的普遍描述和共識,之後在7月底才出現基本共識。 [7]

評價 [ ?? ]

中文維基百科行政員 時昭

吉米·威爾士 在回應BBC的訪問時表示:「我們(維基百科)對於中立性、言論自由和質素有?根深?固的信念。」 [6]

中文維基百科 行政員 時昭 認?中立對於維基百科來說是最重要的,他認?維基所堅持的中立態度可以令更多、更全面的觀點被包括在內。雖然維基百科致力使上面的文章公正客觀,但不是要追求撰寫條目時要?對客觀,而是公平地展現一個立場的所有觀點。 [8]

羅森茨威格(Rosenzweig)在其?究中認?,維基百科的「所有文章都是由人編輯的」,而「人都會有內在的偏見」,故此在現實中?難實現,但中立的觀點? 維基人 提供了共同的話語基礎,大家都會向中立??。 [9]

參考 [ ?? ]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李?先. ?范?策略:中立性原???基百科群?性知?建? (?士?文). ???范大?. 2020. doi:10.27149/d.cnki.ghdsu.2020.001742 . CNKI   1020762953.nh .  
  2. ^ (英)Sorin Adam Matei:〈Wikipedia's “Neutral Point of View”: Settling Conflict through Ambiguity〉:《The Information Society》,第27期第1卷。
  3. ^ (英)Caroline Courbieres、Sabine Roux:〈 Wikia: Between Documentary Simulacra and Documented Fictions ?面存??? ,存于 互???案? )〉,《Document Academy》,第2期第1卷,頁9。
  4. ^ (英)Robert Kehler:〈Documentation Authority and Reliability in the Cultural Space of the Wiki〉,《Seton Hall University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頁26-27。
  5. ^ ?士林; ???. 在??同??的???突?群??化??以中文?基百科“上海外?人口??”?目?例. 新?大?. 2020, (1): 101?112+128?129. ISSN 1006-1460 . CNKI   XWDX202001011 .  
  6. ^ 6.0 6.1 BBC 中文:《 維基百科移除親北京編輯 被逐者將建「中國版維基」 ?面存??? ,存于 互???案? )》,2021年10月26日,閱於2021年1月10日。
  7. ^ 立場新聞:《 【Back Up 香港.1】維基百科編輯戰:誰在定義香港抗爭? ?面存??? ,存于 互???案? )》, 2021年7月6日,閱於2021年12月15日。
  8. ^ 劉曉坤:《多媒體世界》,2006年08期,第76-79頁。
  9. ^ (英)Rosenzweig,Roy:〈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2006年,第93期第1卷,頁117-146。

一手資料 [ ?? ]

  1. ^ 拉里·桑格 和Nupedia編者:《 Nupedia Statement Of Editorial Policy 》,2012年10月2日,3-4頁,閱於2022年1月8日。
  2. ^ 吉米·威爾士: roy_q_royce at hotmail.com: --A Request RE a WIKIArticle ?面存??? ,存于 互???案? ),2003年9月29日,閱於2022年1月8日。
  3. ^ 維基百科編者: Wikipedia:中立的?点 ,2021年8月9日,閱於2022年1月8日。

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