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條目記?的是 「周書」 ,如?想了解這個條目/字/詞的其他意思,可參見「 逸周書 」。
周書
作者: 令狐德?
唐令狐德?等奉?撰。貞觀中,修梁、陳、周、齊、隋五史,其議自德?發之,而德?專領周書,與岑文本、崔仁師、陳叔達、唐儉同修。晁公武《讀書志》稱宋仁宗時,出太淸樓本,合史館?閣本,又募天下書,而取夏?、李巽家本,下館閣是正其文字,其後林希、王安國上之,是北宋重校,?不云有所散佚。今考其書,則殘闕殊甚,多取《 北史 》以補亡,又多有所竄亂,而皆不標其所移?者何卷,所削改者何篇,遂與德?原書,混淆莫辨。

今案其文義,粗尋梗?,則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俱傳後無論,其傳文多同《北史》,惟更易《北史》之稱周文者爲太祖,《 韋孝寬傳 》連書周文、周孝閔帝,則更易?有未盡,至《王慶傳》連書 大象元年 開皇元年 ,不言其自周入隋,尤剽取《北史》之顯證矣。又如《韋孝寬傳》末,?《北史》「兄?」二字,則《韋?傳》中所云與孝寬竝馬者,事無根源。《 盧辯傳 》中,?去其曾事節閔帝事,則傳中所云「及帝入關」者,語不可曉,是皆率意刊削,遂成疎漏。至於遺文脫簡,前後疊出,又不能悉爲補綴,蓋名爲德?之書,實不盡出德?,且名爲移?李延壽之書,亦不盡出延壽,特大體未改而已。

劉知幾《 史通 》曰:「今俗所行《周史》,是令狐德?等所撰,其書文而不實,雅而不檢,眞迹甚寡。客氣尤繁。尋宇文開國之初,事由蘇綽,軍國詞令,皆準《 ?書 》。太祖?朝廷,他文悉準於此。蓋史臣所記,皆稟其規,柳?之徒,從風而靡。案綽文雖去彼淫麗,存?典實,而陷於矯枉過正之失,乖乎適俗隨時之義,苟記言若是,則其謬愈多。爰及牛宏,彌?儒雅,卽其舊事,因而勒成,務累淸言,罕逢佳句,而令狐不能別求他述,用廣異聞,惟憑本書,重加潤色,遂使周氏一代之史,多非實錄。」又議其以王?、蔡允恭、蕭韶、蕭大?、裴政、杜臺卿之書,中有俚言,故致遺略,其??德?甚力;然文質因時,紀載從實,周代旣文章爾雅,?古製言,載筆者勢不能易彼?辭,改從俚語,至於敵國?謗,里巷諺謠,削而不書,史之正體,豈能用是爲譏議哉。況德?旁徵簡牘,意在?實,故《 元偉傳 》後,於元氏戚屬,事迹湮沒者,猶考其名位,連綴附書,固不可?斥爲疎略。《 庾信傳 》論?《 宋書 ·謝靈運傳》之體,推論六義源流,於信獨致微辭,良以當時儷偶相高,故有意於矯時之弊,亦可見其不??虛辭矣。知幾所云,非篤論也。晁公武《讀書志》祖述其語,掩爲己說,聽聲之見,尤無取焉。
维基百科 ?? ?基百科 中的: 北周
維基大典 ?文言 維基大典 文: 北周

四庫全書 [ ?? ]

周書 (四庫全書本)

帝紀 [ ?? ]

  • 卷1  帝紀第1 文帝上
  • 卷2  帝紀第2 文帝下
  • 卷3  帝紀第3 孝閔帝
  • 卷4  帝紀第4 明帝
  • 卷5  帝紀第5 武帝上
  • 卷6  帝紀第6 武帝下
  • 卷7  帝紀第7 宣帝
  • 卷8  帝紀第8 靜帝

列傳 [ ?? ]

  • 卷9  列傳第1 皇后
  • 卷10  列傳第2 邵惠公顥 杞簡公連 ?莊公洛生 虞國公仲
  • 卷11  列傳第3 晉蕩公護 叱羅協 馮遷
  • 卷12  列傳第4 齊煬王憲
  • 卷13  列傳第5 文閔明武宣諸子
  • 卷14  列傳第6 賀拔勝 弟岳 兄允 侯莫陳悅 念賢
  • 卷15  列傳第7 寇洛 李弼 弟標 于謹 子寔
  • 卷16  列傳第8 趙貴 獨孤信 侯莫陳崇 十二大將軍
  • 卷17  列傳第9 梁禦 若干惠 怡峯 劉亮 王德
  • 卷18  列傳第10 王? 王思政
  • 卷19  列傳第11 達奚武 子震 侯莫陳順 豆盧寧 宇文貴 楊忠 王雄
  • 卷20  列傳第12 王盟 賀蘭祥 尉遲綱 叱列伏龜 閻慶
  • 卷21  列傳第13 尉遲? 王謙 司馬消難
  • 卷22  列傳第14 周惠達 馮景 楊寬 兄穆 儉 柳慶 子機
  • 卷23  列傳第15 蘇綽
  • 卷24  列傳第16 盧辯
  • 卷25  列傳第17 李賢 弟遠
  • 卷26  列傳第18 長孫儉 長孫紹遠 弟澄 兄子? 斛斯徵
  • 卷27  列傳第19 赫連達 韓果 蔡祐 常善 辛威 ?狄昌 田弘 梁椿 梁臺 宇文測 弟深
  • 卷28  列傳第20 史寧 陸騰 賀若敦 權景宣
  • 卷29  列傳第21 王傑 王勇 宇文? 宇文盛 弟丘 耿豪 高琳 李和 伊婁穆 楊紹 王雅 達奚寔 劉雄 侯植
  • 卷30  列傳第22 竇熾 兄子毅 于翼 李穆
  • 卷31  列傳第23 韋孝寬 韋? 梁士?
  • 卷32  列傳第24 申徽 陸通 弟逞 柳敏 盧柔 唐瑾
  • 卷33  列傳第25 ?狄峙 楊? 趙剛 王慶 趙昶 王悅 趙文表
  • 卷34  列傳第26 趙善 元定 楊? 裴寬 楊敷
  • 卷35  列傳第27 鄭孝穆 崔謙 弟說 子弘度 崔猷 裴俠 薛端 薛善 弟?
  • 卷36  列傳第28 鄭偉 楊纂 段永 王士良 崔?穆 令狐整 司馬裔 裴果
  • 卷37  列傳第29 寇儁 韓褒 趙肅 張軌 李? 郭? 裴文? 高賓
  • 卷38  列傳第30 蘇亮 柳? 呂思禮 薛? 薛? 李昶 元偉
  • 卷39  列傳第31 韋? 梁昕 皇甫? 辛慶之 王子直 杜?
  • 卷40  列傳第32 尉遲運 王軌 宇文神? 宇文孝伯 ?之儀
  • 卷41  列傳第33 王? 庾信
  • 卷42  列傳第34 蕭? 蕭世怡 蕭圓肅 蕭大? 宗? 劉? 柳霞
  • 卷43  列傳第35 李延孫 韋祐 韓雄 陳? 魏玄
  • 卷44  列傳第36 泉企 李遷哲 楊乾運 扶猛 陽雄 席固 任果
  • 卷45  列傳第37 儒林
  • 卷46  列傳第38 孝義
  • 卷47  列傳第39 藝術
  • 卷48  列傳第40 蕭?
  • 卷49  列傳第41 異域上(高句麗?百濟?蠻???宕昌?鄧至?白蘭???稽胡?庫莫奚)
  • 卷50  列傳第42 異域下(突厥?吐谷渾?高昌??善?焉耆?龜??于?????粟特?安息?波斯)

附? [ ?? ]

本作品 原文沒有標點 。後來方便今人?讀,而加入標點符號的版權狀況可能是:

  1. 若由維基文庫用戶自己的方式加入標點符號,依據 知?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CC BY-SA 4.0) 及GNU自由文??可?(GFDL)的?款?出。
  2. 1999年7月12日,中?人民共和??家版?局版?管理司?于古籍?点等著作???的答?《 ?司1999第45? 》,???加?点不足以有?作性,但按照《 中?人民共和?民法通? 》(?由《 中?人民共和?民法典 》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价有?原?,利用他人的智力??,至少??支付相?的?价。此?民法通?的公平和等价有?原??著作?是分?的??。
  3. 中華民國94年(2005年)4月15日,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局 智慧財?局解釋令函 存? )也認爲僅對古文加標點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權。

?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 句讀的著作權保護

Public domain Public domain false false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于 公有?域 ,因?作者逝世已?超?100年,?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 Public domain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