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北角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北角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北角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英語: North Point Ferry Pier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1] ,通稱「 北角碼頭 巴士總站 ,位於香港島 東區 北角 渣華道 133號 海璇 [2] 基座,介乎 琴行街 電照街 之間,與上蓋物業同屬內地段第9027號之餘段範圍,是一個室內專營巴士? 專?小巴 總站。

北角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North Point Ferry Pier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位置  香港 香港島 東區 北角 渣華道 133號 海璇 地下
地理坐? 22°17′35.5″N 114°12′7.2″E ? / ? 22.293194°N 114.202000°E ? / 22.293194; 114.202000
途??路
作?首末站:
?乘方式 港鐵 北角站
新渡輪
北角-紅? 航線
北角-九龍城 航線
富裕小輪
北角-觀塘 航線
?史
?用日期 2016年5月14日
相?信息
途?道路 渣華道 糖水道 英皇道
附近建筑 渣華道市政大廈 渣華商業中心 海璇 、海匯酒店及 北角匯

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16年5月14日?用,取代原有位於 海港道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3] ,?繼承其東區三大 巴士總站 之地位 [a] 。此站是少數只有 匯達交通服務 旗下路線使用的巴士總站,巴士路線數目共有15條。

交匯處北面的北角海濱花園(東堤)?香港島最北端陸地,令此站順理成章取代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成?港島位處最北的巴士車站。

歷史

??

北角邨 2003年??時,正?非典型肺炎疫情後的經濟疲弱時期,加上輿論對土地日後用途?有爭議,故一直?空,暫作露天停車場之用。 房屋署 原本有意在北角邨地皮發展公私營綜合住宅項目,最後?在2007年將地皮交還政府。政府隨後決定將西大樓故地( 書局街 以西)用作興建酒店,其餘地段則劃作商住用地。

一幅位於 北角 渣華道 電照街 的內地段第9027號土地,已於2012年7月11日透過公開招標批予 新鴻基地? 關聯的彩榮(香港)有限公司 [4] [5] ;按地契所載條款,地段業權人除提供住用總樓面面積不多於53,680平方米及非住用總樓面面積不多於29,995平方米外,亦須提供多項政府、機構或社區等設施包括社區會堂、公?休憩用地、海濱長廊、公共?所及一個總樓面面積不少於7,270平方米的公共交通總站。地段業權人須負責設計及興建有關政府設施,在工程完成後,相關部門會接管有關設施作日後營運、管理和保養。 [6]

該公共交通總站建於 渣華道 電照街 交界,須配置 巴士總站 及小巴總站供17條巴士路線及兩條 專線小巴 路線使用。 運輸署 早於2010年10月提出在「前北角邨地皮綜合發展項目」基座地下興建全新的 公共運輸交匯處 ,位處 琴行街 渣華道 電照街 之間,取代現有露天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及供 專?小巴 使用的 北角(馬寶道) 總站。

政府於2011年5月24日向立法會申請撥款4,370萬元,興建有蓋公共交通總站,設施包括: [7]

  • 12個標準巴士停車處(5個雙排和7個單排),每個全長25米至65米不等,以供上落乘客及停放長達12米的巴士;
  • 1個全長60米的標準綠色專線小巴停車處(雙排),以供上落乘客及停放小巴;
  • 2個總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巴士站長室;
  • 樓底高度?8.5米,最少淨高6米,?預留地方作公用設施地帶,以設置所需的照明、通風及其他系統,供公共交通總站運作;
  • 1個總樓面面積不少於110平方米的公?

立法會通過上述撥款後,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13年動工。當局原訂計劃所有沿 英皇道 東行往北角之路線?至 新光?院 後,繼續直?至 ?基學校 ,然後左轉往 電照街 及前往總站;同時建議開放 英皇道 西行右轉 電照街 路口,供 新巴82線 城巴85線 ?間班次進入總站,以減低 七?妹道 及港鐵北角站的一段 書局街 之交通負荷。 [8] [9]

經過兩年工程後,「北角渡輪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定於2016年 5月14日 上午5時?用,原有使用北角碼頭巴士總站的各條巴士路線?日遷往該交匯處;除途經 渣華道 城巴 41A A11 線外,各線巴士往北角方向仍維持行經 書局街 及停? 新光?院 分站,然後右轉往 渣華道 電照街 進入新總站,而 英皇道 西行仍不能右轉 電照街 [10] [11] [12] ;而以 北角(馬寶道) ?總站的兩條專?小巴路線?未有按原計劃遷入 [13] 。此總站之洗手間設有育?室 [14]

總站路線資料

??

1951年8月1日投入服務,取代2號線 北角 中環 短程班次,當時由 中巴 營辦,來往 北角 水坑口 (?今日 上環 ),1956年3月1日起延至 西營盤 (當時總站? 東邊街 ,1962年3月11日遷往 正街 ),1980年5月1日起配合中巴路線重組而延至 堅尼地城 。本線由於貫穿 港島 心臟地帶,加上收費便宜,一直以來吸引不少沿線居民乘搭,令客量十分龐大,一度是中巴的皇牌市區路線,1998年9月轉交予城巴接辦。乘客除了是來往沿線各站的流水客外,也有來往 北角 西環 的乘客。但不論如何,這些乘客都是本線的重要客源。

1965年4月11日投入服務,由中巴營辦,1993年10月23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由 新巴 接辦,2023年7月1日城巴新巴專營權合?後再改由 城巴 接辦。

1978年4月3日投入服務,一向以來是來往 寶馬山 上學學生及寶馬山居民出入的主要路線之一,亦是當時唯一寶馬山來往東區巴士線,直至 城巴529線 在1997年5月26日投入服務後,才打破寶馬山來往東區巴士線的壟斷局面。

1981年10月26日投入服務,當時由中巴經營,初時來往 北角 馬寶道 )至 置富花園 ,取道 南風道 黃泥涌峽道 司徒拔道 ,?間班次更繞經 華富邨 ,1982年3月15日 香港仔隧道 通車隨?改經,1983年5月2日起遷往 北角碼頭 。由於本線相比41線直接得多,改經香港仔隧道後情形更加明顯,因此 香港仔 居民多採用本線來往東區而捨棄乘搭41,而客量也不斷膨脹,達至飽和的地步。2022年11月27日起除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外,其餘時間繞經華富邨。

1976年11月16日投入服務,是第二條來往南區至東區的巴士路線(第一條來往南區至東區的巴士路線? 中巴9線 ,於1951年4月16日起投入服務),也是首條服務 香港仔 至港島東區的巴士路線。初時來往 北角碼頭 華富(北) ,經 南風道 黃泥涌峽道 大坑道 勵德邨 雲景道 海洋公園 於1977年?用後,於1977年1月23日起逢假日部?班次繞經 海洋公園 (1985年11月18日起取消繞經),隨著南區人口增加,同年9月26日起延長服務時間至?上,1979年9月16日起遷往 華富(中)巴士總站

1985年11月18日投入服務,當時只於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以輔助38號線,1987年3月15日起擴展至平日早上至黃昏服務,同年8月16日增設假日服務,1995年10月29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新巴接辦,1999年7月26日服務延長至午夜,與38號線正式分開,分流來往 華富邨 置富花園 的乘客,2000年起改?全空調服務。2022年11月27日起改?只於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其餘時間改由38線繞經華富邨。

於2011年3月21日投入服務,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城巴42線 的特別班次。

1980年8月18日投入服務,取代62號線(北角碼頭至 ??角 ,已取消)於平日的服務,初時來往 北角碼頭 赤柱村 ,只於平日提供服務,取道 赤柱峽道 赤柱村道 ,1990年延至 赤柱監獄 ,1995年9月1日起來回程繞經 ??角 馬坑邨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 新巴 接辦,2000年2月28日起配合 佳美道 延長段通車,改經 馬坑邨公共交通交匯處 ,不再經赤柱峽道,2023年7月1日城巴新巴專營權合?後再改由 城巴 接辦。由於班次疏落及服務時間有限,加上受到 專線小巴40號 的競爭,客量只是一般,但上下課時間亦有不少學生乘搭本線來往 赤柱 大坑道 的學校上下課。

1986年5月18日投入服務,以取代62號線(北角碼頭至??角)的服務,只於假日提供服務。雖有專線小巴40號的競爭,但都有一定客量,主要客源是來往 淺水灣 赤柱 遊覽的遊客及市民,在泳季本線客量更供不應求。最初途經 赤柱峽道 ,後來63號線於1995年9月1日起繞經 ??角 馬坑 後,該帶居民認?只有平日才有巴士來往 銅?灣 北角 ,甚?不公平,因此於1997年3月29日起來回程繞經??角及馬坑,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新巴接辦,2000年2月28日起配合 佳美道 延長段通車,改經馬坑公共交通交匯處,不再經赤柱峽道。

原名8A,於1963年9月1日起投入服務,配合 油麻地小輪公司 增闢 北角 九龍城 及北角至 紅? 的渡輪航線,當時由中巴營辦。本線可追溯至1959年12月中巴開辦的一條沒有編號的路線( ?箕灣 ←→ 柴灣徙置區 ),當時以12座位小型巴士行走,1961年2月8日起延長? 太古船塢 (東閘)至 柴灣 ,柴灣總站當時設於柴灣徙置區(今 永利中心 ),1963年5月16日起加開平日早上由柴灣單向往北角的特別班次,直至1963年9月1日,該無編號路線停止服務,改由8A號線提供服務,至42年後,總站遷至今日的小西灣(藍灣半島)。

城巴85線 (每日2320後班次)

??

1978年3月1日起配合 明華大廈 入?及 亞公岩 一帶發展而開辦,初時由中巴經營,1995年9月1日起改由城巴接辦,是城巴於1995年9月1日接辦的第二批14條中巴路線之一,也是城巴首條服務 柴灣 區的港島非過海路線,也標示著 城巴 服務正式踏進柴灣。2013年7月14日,本線與529合?,每日23:20前總站由北角碼頭延長至寶馬山,23:20後班次則維持以北角碼頭作總站。

城巴85A線 (下午班次)

??

1998年7月6日隨新機場?用而開辦,最初只前往 銅?灣(摩頓台) ,同年12月20日遷往 天后站 ,往 赤?角機場 行經 告士打道 金鐘道 皇后大道中 ,往 港島 則行經 德輔道中 軒尼詩道 ,但由於 中環 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一帶經常交通?塞,令行車時間加長,使居民及遊客改乘?貴但更快捷的 港鐵 機場快? 前往機場,導致乘客流失。

而在2001年4月2日,本線及A12線作出了大型重組,往機場方向改由告士打道直入夏?道直往中環,不停金鐘,往港島方向則改行干諾道中而不經德輔道中,以圖?回機場快線乘客。由於本線途經港島區多間酒店,因此會有?多遊客乘搭來往機場及酒店區。

於2016年7月16日投入服務,途經 ?台山 大坑 (只限去程)、 天后 (只限回程)、 銅?灣 灣仔 金鐘 (只限回程)、 中環 上環 西區海底隧道 西九龍公路 ?船洲大橋 ?嶼幹線 一號客運大樓 ,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註釋

??

參考資料

??
  1. ^ 第2705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北角渡輪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禁區〉 ?面存??? ,存于 互???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0卷第19期,2016年5月13日。
  2. ^ 【港島新盤】新地北角邨項目定名海璇 第四季推 ?面存??? ,存于 互???案? ),《?果日報》,2016年6月1日。
  3.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 新北角渡輪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用的交通及運輸安排 ?面存??? ,存于 互???案? )〉[交通通告],2016年5月6日。
  4.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北角土地招標結果 ?面存??? ,存于 互???案? )〉[新聞公報],2012年7月11日。
  5. ^ 北角地王第十擊:北角地王主人「曝光」 ?面存??? ,存于 互???案? ),《輔仁媒體》,2012年7月17日。
  6. ^ 關注舊北角邨綜合發展的規劃設計 ?面存??? ,存于 互???案? ),政府部門及機構就東區區議會規劃、工程及房屋委員會文件第13/13號作出的書面回覆,2013年5月。
  7. ^ 工務工程編號3194SC及6078TI-提供位於前北角邨用地東面部分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 ?面存??? ,存于 互???案?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2011年5月24日。
  8. ^ 重置北角碼頭巴士總站及相關道路工程 ?面存??? ,存于 互???案? ),東區區議會轄下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紀錄(II),2010年10月21日。
  9. ^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搬遷 ?面存??? ,存于 互???案? ),《太陽報》,2010年10月20日。
  10.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 新北角渡輪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用的交通及運輸安排 ?面存??? ,存于 互???案? )〉[交通通告],2016年5月6日。
  11. ^ 城巴有限公司,〈 路線10,41A,85,A11北角碼頭巴士總站遷移 ?面存??? ,存于 互???案? )〉[乘客通告],2016年5月6日。
  12.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 路線23,38,42,42C,63,65,82,682C北角碼頭總站遷移 ?面存??? ,存于 互???案? )〉[乘客通告],2016年5月6日。
  13. ^ 北角碼頭新巴士總站?用 ,有線電視,2016年5月14日
  14. ^ 北角新巴士總站?用 乘客讚毋須日?雨淋 . 2016-05-14 [ 2018-10-24 ] . (原始?容 存? 于2018-10-24).   |journal= 被忽略 ( ?助 )

參考書籍

??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