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   대만   중국   일본 
七一遊行 - 維基百科,自由?百科全書

七一大遊行 ,係 7月1號 ?香港?行?大型 遊行 ,第一次? 1997年 2003年 ?主題係反對 《香港基本法》第23條 立法,係1989年100萬人上街之後最大?遊行。( ?下 八九民運 )

背景 編輯

香港主權?1997年由 英國 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 以?,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支聯會)都會?7月1號( 回歸紀念日 假)遊行去 政府總部 ,表達希望加快中國同埋香港 民主 步伐。

1997年7月1號下午,支聯會以「愛國愛港民主大遊行」?名義,冒雨由銅?灣遊行到中環政府總部。口號係「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遊行開始?陣有八百幾個市民參加,但去到灣仔?陣就加到2300人,警方就?計人數有4000人(支聯會就?計有3000人,多過支聯會預先通知?2000人),就口頭警告支聯會,張文光就話警方以前從來都??樣警告支聯會,希望?件只係巧合事件,而警方就表示期望主辦團體可以更準確?做計遊行人數。遊行隊伍最後抵達政府總部出面,由司徒華代表遞交意見書?特首代表之後和平散去。

2003年,《 基本法 》23條立法?爭議改變?原定?計劃。政府想?及?2003年7月9號將《 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 》(又稱「二十三條」)草案提交 立法會 通過。當時由多個反對立法?民間團體組成? 民間人權陣線 (簡稱「民陣」)?辦?7月1號?遊行,號召市民上街表達反對立法?意願。

七一遊行,除?係因?二十三條立法將會損害香港?民主自由之外,部?市民對 行政長官 董建華 同埋?帶領?特區政府施政(特別係董建華連任後?2002年7月-2003年7月期間)?不滿亦都係主要?少市民上街?原因之一,?次遊行將自1997年主權移交後政府?各種施政失誤、市民對經濟不景、失業率偏高、同埋其他民生問題所帶??戾氣引發出?。

重有, 財政司司長 梁錦松 ? ?步買車事件 保安局 葉劉淑儀 ?二十三條立法?推銷過程中?一種?硬兼?願協商?態度同埋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 楊永? ? 沙士 爆發?陣隱?疫情?責任問題亦促成?導火線。

2003年 編輯

2003年7月1號,「民陣」?辦「七一」遊行。之前,有人?網上呼?參加者着黑色衫,以示抗議立法,所以當日大部?人士都著?黑衫遊行。遊行隊伍原定?當地時間下晝兩點半,由 銅?灣 維多利亞公園 足球場出發,經 怡和街 軒尼詩道 金鐘道 皇后大道中 ,最後抵達? ?台里 ?政府總部。

而當時親北京? 香港工會聯合會 租用? 維多利亞公園 一共八個之中?六個足球場,?辦慶祝香港主權移交中國 6 週年紀念?嘉年華。 工聯會 聲稱有五萬幾人參加?項活動,而事後報導話不足五千人。超過二十萬名參與大遊行?市民就?淨番?兩個足球場度集合。由於太迫同埋天氣炎熱,有遊行人士感到不適要送院治理。根據 香港天文台 紀錄,?日平均氣溫超過攝氏三十三度,?且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出席遊行?人數,以至遊行?路線,都遠遠超乎主辦團體?意料。當時大批著黑衫?市民由銅?灣同天后 地鐵 站湧入指定集合地點。有鑑於以往遊行進行期間,警方指大多數遊行人士乃中途?隊,部?亦會中途離開,所以將遊行人數??計大幅減少,所以,???警方點算正確遊行人數,?少市民堅持要進入維多利亞公園範圍,令人龍?在維多利亞公園周邊道路,一直東延至 ?台山站 附近。遊行隊伍?2時半出發,龍尾到??上接近10時先至抵達政府總部。由於人數太多,大部分?遊行人士改? 中環 雪廠街附近做終點。主辦團體?計遊行人數超過50萬,而警方就只係公佈當日下午六時?參與遊行人數?35萬人(數字?未包括之前已抵達政府總部?已散去?市民)。事後警方承認低??遊行人數。遊行雖以反對23條立法?主題,遊行人士同時提出?不同?訴求,例如要求 董建華 落台、官員 梁錦松 葉劉淑儀 辭職、加快民主步伐等。?外,部?遊行人士不滿特區政府處理 非典型肺炎 (SARS)?手法,導致 300 多人染病死亡?悲劇,因而要求追究責任。遊行和平進行,普遍認?反映香港的公民素質良好。

影響 編輯

事後,由於參與遊行?人數多過政府預期好多,??減少民怨,政府就23條立法作出? 3 項讓步。 7月5日 ,董建華宣佈修改原草案條文,又認?修訂已釋除公??疑慮,決定如期將23條立法交?立法會恢復 二讀 三讀 7月7號 ,行政會議成員 自由黨 主席田北俊突然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自由黨知道如繼續支持政府立法,會有破壞性?後果,所以宣佈?再支持政府?草案。政府明白草案?辦法? 立法會 通過,宣佈撤回草案。不過,7月9號仍然有5萬幾人?立法會門外?行「 七九燭光?會 」,以示對成個運動?支持。

中共 政黨 民建聯 貫徹支持盡快立法,?成個立法過程裏面,不斷總動員支持立法。違背「七一」遊行反對立法?訴求,令到部分市民對民建聯?生負面評價,導致民建聯?2003年 11月23號 ?區議會選?慘敗,議席減少?差?多三?之一,就算係立法會議員 劉江華 同埋 葉國謙 都因??次事件深受影響而落選。主席 曾鈺成 因此引咎辭職。

2004年 編輯

2004年 7月1號,「七一」遊行延續,主題改?「爭取07、08 普選 」,大會呼?市民著白色衫參與遊行,以表達對普選?期望。?一方面,有親政府團體呼?市民著紅色衫,參加?外一個要求民主?靜坐集會。雖然當日香港天氣炎熱,但2004年?「七一」遊行人數依然高企,主辦單位指人數高達53萬,仲多過2003年?50萬人,但係警方就話得20萬人。實際人數有幾多就拗得好緊要。

2005年 編輯

2005年 7月1號,「七一遊行」第三年?行,主題?「反對官商勾結,爭取全面普選」,大會再次呼?市民著白色衫參與遊行,以表達對普選?期望。此外,民間人權陣線公投小組計劃?2005年「七一」遊行時? 維園 進行「七一」模擬 公投 ,公投議題係「○七、○八年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

但係同以往不同?係,?次遊行有?少爭取其他訴求?主?人士加入,例如爭取原工資水平?海外傭工,反對 香港大學醫學院 冠上富商 李嘉誠 個名(?捐?10億 港元 )??學人員同校友,爭取平等權益?同性戀者、爭取居港權人士同埋一? 法輪功 ?修練者等。而?次遊行之前發生?一??曲,團體 明光社 高調反對? 同性戀 者團體帶領隊伍下一齊遊行,引起?社會?少?議論。

根據香港警方?維園出發點?統計數據,大約有11 000幾名市民參與遊行,而 民間人權陣線 起初表示有45 000人參加,之後修正遊行人數?21 000人。然而,有遊行人士懷疑警方將人數大減,比起當日上晝?慶祝回歸巡遊仲要少(警方?計有2萬多人參與)。

參閱 編輯

對外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