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

文出維基大典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之所在
湖北省之所在
歸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
屬地 領十二市一自治州
治所 武漢市
執事 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
用語 西南官話、江淮官話
人口 五千七百七十九萬
建置 康熙三年湖廣分左右,六年湖廣左佈政使司改湖北佈政使司

湖北省 中國 行省 也,簡曰 ,首府(亦稱 省會 )乃最大市邑 武漢 。處 長江 中游, 洞庭 之北,因以?名。初? 楚地 ?諸荊州, ?湖北路, ? 置湖北省。方十八萬平方公里,口六千萬。 三峽工程 亦築於湖北 宜昌 。鄂乃 地,亦有 土家族 苗族

[ ]

是省處 長江 中游, 洞庭 之北,北臨 ,西之 重慶 ,南及 ? ,東瀕 ?地 ,方十八萬公里有奇, 四川 北京 上海 皆可達,? 中國 四方水陸通衢。

地呈西高東低之勢, 江漢平原 居其中。西有 武當 大巴 諸山, 神農頂 ? 華中 高峰之至,立三千一百零五米。 大別山 據東北,分鄂、 ? 。東南之 幕府 ,?鄂 ? 之界。 三峽 亦處其西。 神農架 山深林密,嘗聞「 野人 」出沒其間,世人奇之。 武漢 之暑亦?國聞名。

長江 三峽 入其境, 漢水 自東北與 匯於 武漢 。是地 湖泊 甚?,乃得名「千湖之省」。「 南水北調 」中線之源 丹江口 座西北 漢水 之上。

武漢 襄樊 宜昌 荊州 ?大邑也。

[ ]

是地? 春秋戰國 之時。至 一統,分天下諸州,?於 荊州 。後 南北二分 ,互爭此地,至 乃一,? 鄂州 ,故今略稱「鄂」。 定中原,乃置荊湖北路焉,簡?湖北路,乃得今名。 同瀟湘之地共「湖廣」。 ? 康熙 朝間,湖廣分治,得 洞庭 以北?湖北,乃得今域。 宣統三年 辛亥革命 始於 武漢 武昌耳。

經濟 [ ]

省都武漢,華中重邑,爲經濟中心,故爲副省級市,享大幅權限。二?一一年,生?總額達二萬四千六百六十八又四九億元,居全國第九。

民族 [ ]

省西有恩施,爲 土家族 苗族 自治州。亦有 回族 蒙古族

[ ]

湖北政區分域

湖北者,轄 地級市 十二(中有副省級市一)、 自治州 一。下 市轄區 ?五、 縣級市 ?四(中有直管市三)、 ?七、 自治縣 二、 林區 一。

敎育 [ ]

觀光 [ ]

[ ]

  • 《中國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二??五年。 ISBN 7-5031-2150-5
  • 《新世紀中國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二??一年。 ISBN 7-5031-2258-7
  • 《湖北省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二??五年。 ISBN 7-5031-2936-0
  • 《湖北省地圖冊》。湖北省地圖院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ISBN 7-80532-271-6

?典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直轄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慶市
  黑龍江省  | 吉林省  | 遼寧省  | 山東省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陝西省  | 甘肅省  | ?海省  | 江蘇省  | 安徽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浙江省  | 江西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福建省  | 廣東省  | 貴州省  | 雲南省  | 海南省  | 臺灣省 註一
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內蒙古自治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西藏自治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香港區徽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區徽澳門特別行政區
註一:兼攷 臺海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