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

文出維基大典
(渡自 抗日戰爭
民國二十九年 局勢圖。紫?日軍所掠中國土,時 臺灣 因《 馬關條約 》,?日本領

抗戰 ,以所見不同,又稱 八年抗戰 十四年抗戰 。日本則謂 日華戰爭 日中戰爭 日華事變 支那事變 。蓋 日本 悉力侵華, 中華?國 齊心抗日,故謂抗戰。若以 盧溝橋事變 起計,前後八載;若以 九一八事變 起計,則凡十四載。

民國二十年 ,日本 起?奉天 ,據滿洲,立傀儡,號 滿洲國 。又尋?各處,國民政府欲綏靖之。

初, 蔣中正 欲先滅 共黨 ,「攘外必先安內」、「故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逆,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 二十五年 十二月十二日,東北軍帥 張學良 ,西北楊虎城困中正於西安。兩黨遂和,共圖抗日。

二十六年 ,日本 支那駐屯軍 尋?於盧溝橋 。七月七日,進逼 宛平城 ,旋破 北平 。三十一日,始宣戰。

十二月十二日,日本陷 南京 屠城三十萬 ,?世憤?。國民政府播遷 重慶 ,稱陪都。

二十七年 汪精衛 投日本,自立於南京。日本大?入犯, 華東 華北 華南 大部皆陷。

二十八年 ,日本起? 美國 ,戰局始得轉機,國民政府入 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宣戰日本。

三十四年 擊日本以 核武 日皇 裕仁 降,乃得勝, 臺灣 澎湖 諸地光復,東北日人所置諸?亦降。

戰後, 中華民國 ? 聯合國 創始國,兼任 常任理事國 。日本雖降,而 兩黨復構兵,是? 國共內戰

聲音動?,具錄於 維基共享?抗戰